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模拟试卷(三套)附答案

答:给水中淀粉粒加热,则随着温度上升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断裂,淀粉分子有更多的位点可以和水分子发生氢键缔合。水渗入淀粉粒,使更多和更长的淀粉分子链分离,导致结构的混乱度增大,同时结晶区的数目和大小均减小,继续加热,淀粉发生不可逆溶胀。此时支链淀粉由于水合作用而出现无规卷曲,淀粉分子的有序结构受到破坏,最后完全成为无序状态,双折射和结晶结构也完全消失,淀粉的这个过程称为糊化。淀粉糊化分为三个阶段:(3分)

第一阶段:水温未达到糊化温度时,水分是由淀粉粒的孔隙进入粒内,与许多无定形部分的极性基相结合,或简单的吸附,此时若取出脱水,淀粉粒仍可以恢复。(3分)

第二阶段:加热至糊化温度,这时大量的水渗入到淀粉粒内,黏度发生变化。此阶段水分子进入微晶束结构,淀粉原有的排列取向被破坏,并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增加。(3分)

第三阶段:使膨胀的淀粉粒继续分离支解。当在95℃恒定一段时间后,则黏度急剧下降。淀粉糊冷却时,一些淀粉分子重新缔合形成不可逆凝胶。(3分) 3、请简要说明食品中色素的来源。(10分)

答:食品中色素主要有三方面来源:

(1)食品中原有的色素成分。如蔬菜中的叶绿素、虾中的虾青素等都是食品中的原有的色素,一般又把食品中原有的色素成分称为天然色素;(3分)

(2)食品加工中添加的色素成分。在食品加工中为了更好地保持或改善食品的色泽,常要向食品中添加一些色素。这些色素称为食品着色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种。(3分)

(3)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色素成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天然酶及湿热作用的结果,常会发生酶促的氧化、水解及异构等作用,会使某些化学成分产生变化从而引起色泽的变化。(4分)

4、高温油炸食品对人体有何危害?(12分)

答:(1)油脂在高温油炸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五里河化学变化,从氢过氧化物的生成及分解产生了饱和与不饱和的醛、酮、烃、等挥发性物质,在这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后所产生的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毒性较强。大部分油炸、烤制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俗称丙毒,是一种致癌物质。(2分)

(2)食物经高温油炸,其中的各种营养素被严重破坏。高温使蛋白质炸焦变质而降低营养价值,高温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妨碍人体对它们的吸收和利用。(2分)

(3)高温油炸食品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2分)

(4)铅含量严重超标,不少人早餐时经常食用油条、油饼。但由于其中加入了疏松剂—明矾而使铝含量都严重超标。过量摄入铝会对人体有害,铝是两性元素,就是说铝与酸与碱都能起反应,反应后形成的化合物,容易被肠道吸收,并可进入大脑,影响小儿智力发育,而且可能导致老年性痴呆症(2分)

(5)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会增多(2分)

(6)诱发一些疾病,油炸食物脂肪含量多,不易消化,常吃油炸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

以及饱食后出现胸口饱胀、甚至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常吃油炸食品的人,由于缺乏维生素和水分,容易上火、便秘。(2分) 四、论述题(20分×2,表述意思一样即可)

1、烧烤、油炸及烟熏等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的有害性?

解答:(1)油脂自动氧化产物:脂肪的自动氧化产物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已经证实它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唾液淀粉酶、马铃薯淀粉酶等酶活性。

(2)油脂的加热产物:油脂在高温情况下会有聚合作用,不仅使油脂的物理性能发生了变化,如黏度上升、折射率改变、变色等,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成分。

(3)多氯联苯:由于高度稳定性和在脂肪中的高溶解度,它能在食物中积累,进入人体后主要在人体的脂肪组织及各种脏器中蓄积。

(4)苯并芘: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化合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均可被人体吸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能引起胃癌、肺癌及皮肤癌等癌症。

(5)杂环胺类:是在加工和烹调过程中由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热解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具有致癌和致突变等作用。

(6)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单体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动物致畸、致癌。丙烯酰胺进入人体之后,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分子环氧丙酰胺,此化合物能与细胞中RNA发生反应,并破坏染色体结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病变为癌细胞。丙烯酰胺可通过未破损的皮肤、黏膜、肺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分布于体液中。丙烯酰胺的毒性特点是在体内有一定的蓄积效应,并具有神经毒性效果,主要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小脑功能障碍,损坏神经系统。丙烯酰胺甚至还可能使人瘫痪。

2、食品的加工方法对蛋白质营养有什么影响?

解答:(1)热处理影响: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加热可以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变化,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温和的热处理所引起的变化一般是有利的。如植物蛋白中大多数都存在抗营养因子,加热可以去除。加热还可以消除一些过敏原。但有时过度热处理也发生某些不良反应,如引起蛋白质氨基酸发生脱硫、脱CO2等反应,从而降低干重,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低温处理 食品的低温贮藏可以延缓或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并抑制酶的活性及化学反应。冷却的时候,蛋白质比较稳定,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冷冻及冻藏,这对食品的气味多少会有些伤害若控制的好,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会降低,经过快速冷冻缓慢解冻的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损失的很少。

(3)脱水干燥的影响:不同的脱水方法对蛋白质应用价值影响也不一样,传统的脱水方法即以自然的温热空气干燥,结果脱水后的蛋白组织如鱼、肉会变得坚硬、萎缩且回复性差,成品后感觉坚韧而无其原味。真空干燥,这种方法对食品的影响较小,因为无氧气,所以氧化反应比较的慢,而且在低温的条件下还可以减少非酶褐变以及其他的反应。

(4)酸碱处理,碱法理方法一般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尤其在在加热的条件下,因为处理过程某些氨基酸参与变化,而且使得某些必须氨基酸损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