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舞台
作者:尹好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3年第22期
摘 要: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登台表演,扩大学生课堂活动的面?如何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加活动?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学生;积极性;调动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84-1
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老师要想建设高效课堂,必须在备课和上课时反问自己四个问题,并认真作出回答:
第一,课堂准备使学生增加哪些知识?
这里用“增加”而非“教给”,因为如果你课堂上不顾学生实际传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通过你的课堂教学,自己的知识并没有增加,那么这堂课教学就谈不上有效益;如果你这堂课教给学生的知识学生都没有掌握,那么你“教”也是“白教”,课堂同样没有效益。所以课堂教学效益不在于教师“教给”多少而在于学生“增加”多少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前首先要弄清楚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本堂课教学内容中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掌握哪些知识。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不必讲,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掌握的知识让学生课前自学,课堂要把学生不具备和课堂预习不能掌握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另外,一堂课选择的教学内容还要适量,太多了课堂教学就会出现“僧多粥不烂”现象,学生容易得“消化不良症”,太少了效益就无从谈起。
第二,准备使学生增加的知识能保证都是正确的吗?
教师不讲解,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可能是错误的,但毕竟还有正确的可能,但要是教师讲错了,学生就只能掌握错误的知识了。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确保自己正确理解教学内容,遇到疑问要多向书本请教,多向他人请教,千万不能“差不多”。同时,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这就需要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只有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理解错误,并才有可能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三,学生当堂能够掌握多少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课前预习所掌握的知识不是课堂的功劳,讨论课堂教学效率不能把课前预习获得知识全算在课堂帐上。课堂上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目的是督促学生课前预习,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并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为检验课前预设教学目标的科学性,调整课堂教学重点提供依据。所以,课堂上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虽然很有必要,但不是课堂的主要任务,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学生预习中不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同时,这些课堂教学内容如果不能让学生当堂掌握,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课外功夫才能掌握,这样的课堂也谈不上高效,因为多数学生课外不愿花功夫,他们肯定掌握不了这些知识;就算有些学生愿意花功夫,各门功课都去挤占课外时间,课外哪有这么多时间?所以靠课外掌握不了这些知识。其实,即使学生花大量的课外时间掌握了这些知识,这样的课堂依然是低效的,因为主要的功劳不在课堂。
想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最好的方法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如果“满堂灌”,把教室当成一个人的舞台,自己唱“独角戏”,让学生当观众,一堂接一堂的观看,周而复始这样的课谁能不厌烦?哪一个学生能坚持听到底不走神?理想的课堂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掌握的知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少数学生不能自主学习掌握的知识先安排互相帮助学,即合作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教师是指导并管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只有当个体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小组代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时,老师发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才登台表演,通过科学的引导或者细致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疑难问题。课堂一旦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学生课堂上有事可做,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走神的就少了,主动学习的就多了,当堂掌握所学知识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第四,课堂上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吗?
检验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光看班级几个尖子生,而应该看全体学生,至少是大多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班级少数尖子生不用老师教也能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要让他们自学的话说不定还能学得更快更好,所以他们的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至少不能全算是老师的教学效果,倒是那些中等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的每一点收获都是老师的功劳,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最能反映老师的教学效果。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向学生碗里倒水,那种只有几个学生的“碗”被倒满的课堂不一定就是高效课堂,只有将所有学生“碗”里的“水”汇聚起来,“水量”很大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想让每一个学生课堂都有收获,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传统的提问是一问一答,每一个教学活动只有一个学生登台表演,一节课能够获得表演机会的毕竟少数,六十几个学生只能当观众,这些“观众”长时间觉得教师的教学活动跟自己无关就会失去对课堂的兴趣,必然走神或干别的事,课堂上能不捣乱就算万幸了。小组学习将学生6个人编为一组,选择成绩好管理能力强的人为组长,老师把一节课教学内容分几次,安排组长带着全组自学和合作学习,自学后每组安排一个人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发现有问题就引导其他小组帮助纠正,如果全班都不能解决教师就细致讲解。小组学习至少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在组内都有表演的机会,再扩大在班级表演的机会;传统课堂老师精力放在教学内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无法管理每一个学生,小组学习利用组长可以消除课堂管理的“死角”,教师自己也从讲解中解放出来巡视并管理全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