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自考审计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教程文件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

名词解释

1. 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2. 审阅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 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4. 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5.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和基础。

6.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资料,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

7. 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8.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标准。

9. 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鉴证报告,在鉴证报告中应当清楚地表达其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

鉴证结论,对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10. 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11. 鉴证业务: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与其他鉴证业务。

12.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13. 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14. 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15.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6.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7. 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

精品文档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

18. 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19. 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20. 特别风险:是注册会计师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很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风险。

21. 普通过失:即一般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的谨慎,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而导致审计失败。

22. 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保持,对业务或事项不加考虑,满不在乎,根本没有遵守专业标准或严重违背审计准则而导致审计失败。

23. 盘点法:盘点法又称盘存法,是根据账簿记录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清查盘点,以确定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24. 重要性:在审计中,对重要性概念常常表述为会计报表中存在的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改变其决策的错误程度。根据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 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25. 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 26. 风险评估程序: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实施这些程序所获取的信息,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7. 强调事项段: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的对重大事项予以强调的段落

精品文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