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4.13化学实验基础强化练习 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4.13化学实验基础强化练习 新人教

1.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作为安全瓶防倒吸 B.喷泉实验

C.保存液溴 D.制取Fe(OH)2

解析:作为安全瓶防倒吸装置,气体应该从短导管进长导管出,A错误;SO2极易溶于NaOH溶液,B正确;液溴能与橡胶反应,盛放液溴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C错误;D装置中不可能有Fe(OH)2生成,因为稀硫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的FeSO4无法进入盛放NaOH溶液的试管中,D错误。

答案:B

2.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

A.蒸发、浓缩、结晶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错误!

解析:蒸发浓缩结晶应该用蒸发皿而不是坩埚,故A错误;关闭止水夹,加水于长颈漏斗中至下端没入水中,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

试管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C错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时温度计不能插入溶液中,故D错误。 答案:B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装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C.实验时手指上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必须用水浴加热 解析:实验室制取硝基苯时,首先滴加浓硝酸,然后向硝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最后加苯,B错误;手指上沾上苯酚,用热水清洗会造成烫伤,C错误;制取乙酸丁酯时,不需要水浴加热,直接加热即可,D错误。 答案:A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2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液体也不能蒸干 3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解析:KMnO4溶液有很强的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A错误;若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则会造成所测溶液的浓度降低,测出的pH为稀释后溶液的pH,酸性溶液的pH将偏高,碱性溶液的pH将偏低,中性溶液则不变,B错误;金属钠具有金属的特性,有良好的延展性,不易被研碎,而且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反应,D错误。 答案:C 5.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 A.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Na2SO3溶液已经变质 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CO3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 D.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溶于水,加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然后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变质 解析:A项不变质也会产生白色沉淀;B项有可能是SO3、HCO3等;C项有可能是SO3,2--2-2-2-先产生BaSO3沉淀,然后BaSO3再被氧化为BaSO4;D项产生SO2气体后再加入BaCl2溶液仍有沉淀证明产生了BaSO4,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答案:D

6.实验室从含溴化氢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说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 B.用装置乙分离CCl4层和水层 C.用装置丙分离CCl4和液溴 D.用仪器丁长期贮存液溴 答案:B

7.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 )

解析:A项,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B项,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D项,蒸馏时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答案:C

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解析:A.配制溶液时,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再转入容量瓶中。B.在通过NaOH溶液时,CO中的CO2气体被吸收,而CO不能被吸收。C.由于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故含I2的苯溶液应从上口倒出,而不是从下口放出。D.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即越向下刻度越大,故读数为11.80 mL。 答案:B 9.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如图所示A、B、C、D是常见的一些保存药品的试剂瓶。请把下列常见试剂的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 ①NaOH溶液 ②浓硝酸 ③Na2CO3溶液 ④蓝矾 ⑤酒精 ⑥浓盐酸 A B C D ( ) ( ) ( ) ( ) 解析:A是广口瓶用来盛放固体,可以保存④;B是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一般用来保存碱性溶液,可以保存①③;C是带玻璃塞的细口瓶,可保存⑤⑥;D是棕色细口瓶,可保存见光易分解的试剂②。 答案:A.④ B.①③ C.⑤⑥ D.② 10.如图是某研究性小组设计的一个储气装置。 (1)将气体存于Ⅱ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打开止水夹a和b,将气体从导管d通入,可将气体储存在Ⅱ瓶中 B.作为储气或取气装置时都无需在c处安装止水夹 C.该装置主要缺陷是c导管上未装止水夹

(2)要从该储有气体的装置中取用气体,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Ⅱ瓶中导管伸入液面以下,打开止水夹a、b,从d导管通入气体,可将液体排入Ⅰ瓶,随后关闭止水夹a、b,可将气体存在Ⅱ瓶中,A对;c导管伸入Ⅰ瓶底部,液体不会流出,所以c导管上不用加止水夹,B对、C错。

答案:(1)C (2)打开止水夹a、b,Ⅰ瓶中液体流下将Ⅱ瓶中气体排出

11.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下:

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

(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________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________,________,玻璃片和小刀等。

(2)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第③步分离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解析:(1)将反应器加热到100℃以上并通入氩气,目的是排出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以防止副反应发生。在实验室里,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取用钠时,用镊子取出,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取适量的金属钠。(2)经过第②步分离得到的是溶液和Na2SiO3固体,故分离方法是过滤;根据异丙胺沸点,可通过蒸馏从溶液中分离出异丙胺和硼氢化钠。

答案:(1)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 煤油 镊子 滤纸 (2)过滤 蒸馏

12.气体是物质聚集状态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实验室或工业上经常需制备气体。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备氨气的一些装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