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研究性课题: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47814.doc

研究性课题: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温州中学 325000 苏德超

案例设计前言 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是另一方面,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来都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而本课题是研究性课题,它偏向后者,可以看成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数学学习,它的教学重在过程,重在研究,而不是重在结论。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归纳——猜想——证明这一知识的发生过程,在证明中,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这种拓扑的证明给学生以数学奇特美的享受,而证明的简化与欧拉公式本身也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学生是研究的主体,这一阶段(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开展研究性活动的知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参加此类活动的积极性较高,且求知欲强,所以在活动中可让学生充分展开自由的想像,展开热烈的讨论,进行数学交流。由此看来,本案例还是有很多值得挖掘、设计的地方,所以本人尝试编写此教案,与同仁一起交流。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简单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公式的发现过程及证明方法;理解多面体欧拉公式;会用欧拉公式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 (二) 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并体验数学概念和结论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 德育目标

1. 通过学生对数学大师欧拉这一生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大师的献身科学、勇于探索

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2. 以欧拉公式为载体,让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异美和简洁美,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欧拉公式的发现及证明。 教学难点:欧拉公式的证明及应用。 教学环境:数学实验室(具备网络功能)。

教学方法:老师点拨,学生分组探究。在活动中,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尽量让学生自己

去做。

教学步骤:

(一) 情境设置:

老师(以下简称师):在平面多边形中,多边形的边数E与顶点数V有何关系?

学生(以下简称生):E=V。

师:我们进一步考虑空间的多面体,它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当年,数学大师欧拉曾研究了这一问题,得出了一个漂亮的结论,那下面大家分组去研究研究,去猜想这一结论到底如何。

学生分组活动,老师巡视,给以指导。

设计意图说明:由于本节课可能时间比较紧张,所以通过类比,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主题。再通过抛出数学大师:欧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活动情境。分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的交流构建一个小平台,让他们发挥团队精神,来共同完成这个研究性课题。

(二) 学生活动小结

师:下面我们先请第一小组派个代表来回答他们这组的研究结果。 生a:V+F-E=2。

师:这个结论很简洁,体现出了数学中的简洁美。那你们是怎么猜想出这个结论的?

生a:大家看电脑屏幕。如图,我们分别先是作出了一些多面体,包括上节课刚学过的正多面体,然后通过列出表格,

多面体 正三棱锥 三棱台 正六面体 正八面体 正十二面体 正二十面体 顶点V 4 6 8 6 20 12 面数F 4 5 6 8 12 20 棱数E 6 9 12 12 30 30 结果大家发现对这些多面体来说,都有此规律:V+F-E=2。所以,我们就猜想对于一般的多面体来说,也都成立。

师:非常好,这组同学通过举出熟悉的几何体,通过列表研究,猜想出V+F-E=2。其他组同学有什么其他意见没有?

生:嗯,我们也是得出了同一个猜想。

生b:老师,我也是通过作出特殊例子来研究,但我看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它不满足刚才作出的猜想。如图所示,这个图形V=16,F=16,E=32,所有V+F-E=0。

师:很好。第一组同学利用我们学过的多面体,猜想出一个很简洁的结论,但被后来一个同学所举的被挖去一个洞的长方体所推翻。其实,大家作出的这个猜想的公式是正确的,得到了大多数同学举的例子的验证,只不过它有它的适用范围:必须是简单多面体。那么什么是简单多面体呢?大家看书:64页最后一段到65页第一段。 学生看书。

师:对于简单多面体的判定,我们就可以通过假定这个多面体的面是用橡胶薄膜做成的,如果对它充气,它能连续变形而变成一个球面,则它便是简单多面体,便满足V+F-E=2.这条公式叫欧拉公式。那么,欧拉是何许人也?为什么称他为数学大师呢?下面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资料。(详细资料见附录一)

设计意图说明:刚开始老师并不提醒学生要通过列举自己学过的多面体来研究,通过列表来处理数据,而把这一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利用自己所知道的,掌握的知识来探究未知的问题,这点对以后他们能开展新的研究来说,很重要。其次,不同学生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一人看问题可能会较为片面,而团体的协作就显得重要了,这样能把问题处理地更加严密,也有利于树立起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具体多面体的边数、棱数、面数的研究,大多数学生都能作出V+F-E=2这一猜想,而这个结论本身是很美的一个结论,无论简单多面体多么复杂,都有此关系满足,体现出数学美;还有一点,有利于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因为他的猜想能跟数学大师欧拉的猜想是一致的。再者,通过学生上网搜索欧拉的资料,也是一个很好的数学史的教育,而且,欧拉的感人事迹,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大师的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