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8* 池子与河流 (生命的价值在于努力奉献) 河流:奔流、负重、操心 (受到尊敬、长流不断)

口语交际: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教学目标:

1.能够针对所讨论的话题进行认真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理有据。

2.继续培养认真倾听、礼貌交流的良好习惯,注意对别人的话语进行认真分析,并能够由衷尊重他人的想法。

教学重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有理有据。

教学难点:能够认真倾听,并能对别人的话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奖励标牌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出话题

1. 教师谈话引出交流:孩子们,你知道我们班每学期、每学年的班干部的任用都是采用什么形式的吗?

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了解到的本班班干部任用情况(一般的班干部如班长、学习委员等都是从开学一直担任到学期末,但是小组长常常是根据每次单元测试以及平时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情况不断进行替换的……),教师小结引入:有人针对班干部任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是班干部任用要采用轮流制。同学们,那到底需不需要采用轮流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小小的讨论会(板书: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二、明确话题,小组交流

1.课件出示教材话题情境,引导学生自读并说说自己从刘杰浩所在的三年级(2)班的两份班干部任用名单的比较中发现了什么(班干部是由同学每月轮流担任的)。

2.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想一想三年级(2)班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可能是出

*

*

于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很多同学都争着要担任班干部;可能是老师想让更多的同学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同时质疑:你们觉得到底该不该轮流呢?接下来,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个话题,然后再举行一场班级“小小讨论会”。

3.讨论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根椐学生的交流进行归纳,引导他们注意说出自己支持轮流制或者反对轮流制的具体观点、理由;同时.在倾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认真倾听,并一边听一边思考-想一想别人说的话是否有道理,有什么意见等别人说完后再进行补充或质疑(板书:表明观点说清理由 认真倾听认真分析礼貌补充)。

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看看谁的发言更加精彩,理由电更加充分,把他(她)推举到班里参加班级“小小讨论会”。教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学生交流情况,适时予以点拨指导。同时提醒他们注意在聆听的过程中将别人说的好的地方简单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讨论充实自己的资料。

三、讨论激趣,丰富认知

1.请各小组E报本组所推选的人员名单,同时简要说说本组的推选理由(声音洪亮、理由非常具体清楚……)。

2.开展班级“小小讨论会”,教师适时宣布本次讨论会的开展形式(将参与讨论的同学按照各自小组的先后顺序决定讨论交流的顺序,观点相同的可以等别人说完后及时予以补充、丰富)、评价方式(同学投票选出本次讨论会“好口才”“礼仪之星”等个性化获奖者)。

师:事件我来评述,观点各不相同。孩子们,你们的观点是什么,理由又是否具有说服力呢?想得好不如说得妙。接下来,就把时间交给我们的各路小选手们。

生:我觉得班干部不该实行轮流捌,在我看来,班干部就是应该在各方面表现都要优秀的同学来担任,那样其他同学才能服他们的管理。

师:有道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照他这样说,如果没有被选为班干部,那是不是后来的努力和进步都没有意义了呢?

师:对,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要求上进的美好愿望。

生:我也不同意,因为班集体是我们所有人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参

*

*

与班级管理,我们才能懂得班干部们的不容易,也才能更加懂得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师:经历是最好的学习过程。

生:我还是觉得班干部轮流有点麻烦,因为一个班干部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一个月一轮流,都还没真正学到本领就没有继续锻炼的机会了,不是挺没意思的吗?

生:如果锻炼的机会都给了少数人,我们更多人难道就不需要锻炼了? 师:同学们,听到你们讨论得这么激烈,让老师一下子觉得你们突然间就长大了,懂得了用自己的大脑去理性冷静地思考问题了,并且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了自己的思想。那么,在他们中间你觉得“好口才”奖该颁给谁更合适,“礼仪之星”又该给谁呢?

3.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教师适时要求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同时颁发特色奖励标牌。

四、课堂小结

其实对于班干部到底该不该轮流制,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和理由,但不论是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我们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就行。

习作: 看图画,写作文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认真观察图画,准确了解画面上的人物及其活动情形。 2.借助对图画上人物动作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及语言。 3.借助范文的学习引导,学会将图画巧妙转化成文字,提升构思、想象、表达等习作能力。

4.继续培养自主修改、评价习作的能力,提升驾驭语言文字的技巧。 教学重点:能够将画面自然转化为文,并做到内容具体。

教学难点:能够细致准确地刻画出人物的动作,并由此体会人物的心理及语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优秀习作范文 教学过程:

*

*

一、唤醒记忆,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看图说话、写话类经历吗?说说自己喜欢不喜欢这样的类型训练,为什么喜欢?

生:我非常喜欢,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把简单的画面写成有趣的文章。

师:说的很好!那么,要想把“简举的画面”写成“生动有趣的文章”,你们知道有什么妙招吗?

生:要认真观察图画(板书:认真观图)。

生:我觉得还要抓住图丽中人物的动作想象他们的心理、神态、语言等。 师:对,只有刻画好细节,才能让画面中的人物鲜活起来(板书:展开想象刻画细节)。

师:这节课,我们将要训练的习作内容就是“看图画,写作文”。 板书:看图画,写作文.引导学生聚焦课题重点词语“看、写”,同时明确本次习作的步骤是“由看到写”。

二、明确提示,观图说图

1.课件出示教材插图,过渡引入:观图是写妤本次作文的重要前提,到底如何有质量地观察这幅图画呢?其实刚才大家已经给出了有益的方法。对,我们不仅要在观图的时候做到认真细致,看清图上都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还要联系他们各自的动作,此时心里有可能在想些什么。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认真地去观察这幅插图吧。

2.学生自主观图,教师指名说说这幅图画的大致内容是什么(孩子们在草地上放风筝)。同时课件出示观图要求,课件出示:(1)图画上有哪些人物?(2)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然后将自己观察的情况与同桌进行交流。

3.指名交流自己的观图情况,教师引导他们重点抓住图画上人物放风筝时各自的动作展开交流,同时说清楚风筝的样子以及它们在天空中飞行时有趣的姿态等,并联系自己平时放风筝时的真实经历想象体会图上人物可能会产生的心理活动及说出的话。还可以给画面中的人物取个相对应的名字(既可以是身边的同学或自己,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名字)。教师适时对他们的描述予以点拨、指导。

三、范文引路,化图为文

1.过渡引入:老师这里有一篇看图作文的例文《放风筝》,同学们,大家认

*

*

真读一读习作范文,再对比相关的图片看一看小作者写得如何。

2.课件出示图片及范文,学生自主观图品读习作,看看小作者有没有写清楚图片上的人物及他们的活动,同时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说说好在哪儿。

★优秀习作范文:

放风筝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阳光大草坪”春游,崔老师的提议下,我们班准备在大草原上开展放风筝活动。

一大早,同学们就带着各自的凤筝兴奋地向别人展示,瞧,各种各样的风筝可真有些让人眼花缭乱,有“孙悟空”,有“大鲨鱼”,有“飞机”,还有火焰一样的“长龙”……真是漂亮极了。

来到大草坪后,没等老师一声夸下,同学们便自由地活动开来。我和于晓乐一组,共同来放飞我带来的那只美丽的“彩燕”。

我端着风筝,他左手拿线,右手拿着线轴,迎着风往前跑,他边跑边放线,风筝飞起来了,但飞得不高,刚刚越过头顶。等他收住脚后风筝才飞得特别高。我开心地大声喊道:“哇,瞧,我们的‘小燕子’多精神!”听到我的叫喊,其他人也纷纷为我们拍手叫好。

后来,天空中的风筝慢慢多起来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有高有低,把天空装点得美丽极了。飞得最高的要数那条“长龙”了,那火红的身躯在空中自由地摆动着,多像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哇!

要是我也是一只风筝该多好,那样我就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啦! 句段赏析

根据画面信息理性思考,并准确定位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为引出故事埋下伏笔。

能够在认真观阉的基础上重点凸显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展开想象,将面面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得生动、形象。

由点到面,写出了天空中风筝飞翔的美丽画面,同时更突出了自己想变成风筝的美好愿望,富于童真童趣。

总评:本文小作者借用对画面的细致观察展开想象,给我们描述了同学们放风筝的美好画面,内容具体且有条理。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巧妙运用了细节描写,让故事更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因而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