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生2:这幅画画的是北宋京城汴梁一角的风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生3:这幅画中的人物神态毕现,栩栩如生。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要把握中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自主探究 1.明确学习方法。

(1)提出学习方法:从刚才同学们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这幅画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那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朗读课文呢?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做提示: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老师告诉你们学习本课可以用“图文对照法”。

(2)指导学习:自由读文,对照图画,先选一个你最喜爱的场面,再去细心品读、体会,然后和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品读,教师相机出示局部画面。 (1)课件出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图画,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一找从哪儿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幅著名的画,动笔画一画,并简单地做做批注。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学习第2自然段:把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从画面中找出来,边读边对照,并补充文中省略的人物,深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这句话的含义,了解张择端完成这幅画下了很大功夫。

学习第3自然段:说说本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这一词语,品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个句子,深入体会“一寸”“黄豆那么大”的具体含义,可以借助实物来理解,从而体会画面内容的丰富,张择端画技的高超。

学习第4自然段:说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体会这幅画的生动、精彩。老师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这句话的意思。(板书:人多、行业多、街市热闹非凡)

*

*

学习第5自然段: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生动的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全文,体会这幅著名的画。(板书:历史价值再现历史情景 高超绘画技艺 传世佳作 艺术瑰宝)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全员参与,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读文、质疑、谈看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与同桌交流学习心得,创设了一个较好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进行自主阅读,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课上,学生交流的内容,大都是对《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了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历史价值,以及与图画内容相对应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部分虽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但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顺势梳理和归纳学生提供的零散信息,并将个体的读书收获传给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信息,对课文的内容及文章的脉络有了大致的了解。

四、单元总结

1.体会情感: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畅谈感受,体会民族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

2.回顾单元内容: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古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杜牧、王维;了解了蔡伦是怎样发明造纸术的;欣赏了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赵州桥;了解了张择端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畅谈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

3.布置作业,拓展知识: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比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品,独特的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等。今天的作业是搜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以备展示课的时候进行展示和交流。

【设计意图】:《清明上河图》让大家赞叹不已,但它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激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相关的资料、书籍来拓展相关的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从《清明上河图》的保存开始,讲到画中的人,再讲到画中的闹市。我引领学生欣赏并了解了古画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再看一遍古画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它会成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想得很仔细,回答得很好。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了这幅画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名扬中外,还应适当指导学生去发现并感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一写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2.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展示活动成果。(重点)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2.准备相关范文。 学生准备:准备成果展示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成果展示

1.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吧!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开展一次“中华传统节日”交流会,把自己的收获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预设:

生1:我了解的是中秋节。我不仅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还学会了制作月饼。

*

*

生2:我感兴趣的是重阳节。我了解了重阳节的风俗,去年我还跟家人一起去爬山登高了。

生3:我研究的是春节的习俗。我积累了与春节相关的诗,知道了古代过春节除了放爆竹,还要喝屠苏酒、换桃符。我还跟爷爷学写了春联呢!

2.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展示。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向同伴详细介绍自己的研究经历。 要求:(1)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以及为了解节日开展的活动。 (2)交流自己对这个节日的了解。(节日的来历、过节的风俗等。) (3)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是自己学到的与节日相关的手工制作、撰写的春联等艺术作品,背诵与节日相关的诗词佳作等。)

3.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优秀的组员在班级里交流。(要求:本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问。)

4.评一评:哪一组的活动开展得好? 二、指导写作

1.师:刚才我们把自己的研究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了分享。同学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生1:我国这么多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太神奇了! 生2:了解一个传统节日,还能读到很多著名的诗词。 …………

2.师:是的,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来历,还有许多独特的风俗,我们深入了解它们,就能更好地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你能选一个了解的节日,介绍一下自己家是怎么过节的,或者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吗?

预设:

生1:我家过中秋节的时候,奶奶总是认真地准备一大桌好菜,然后进行祭月,接着就是赏月,吃月饼。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和姐姐在赏月的时候对诗。

生2:我们家过重阳节的时候,一家人一定要爬一次山,说是有重阳登高这个习俗。

生3:我最喜欢过春节。春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放鞭炮、领红包了。

*

*

生4:我在过端午节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学会了包粽子。 …………

3.提出要求,指导写作。

师:下面我们就把自己的研究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吧!

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深入研究的节日,写一写。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三、学生自由完成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要求:写真事,抒真情。

四、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桌听。生生互评,自主修改 五、总结修改,认真誊写 六、课后延伸,成果分享 1.教师总结习作情况。

2.学生继续就自己研究的成果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交流,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重点) 2.指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标牌进行识字,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

3.通过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习抓关键动作,按照一定流程介绍一次手工活动。

4.通过对“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重点)

5.通过对“日积月累”的学习,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

学生准备:搜集其他传统文化中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