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及答案超级完整

11. 砂轮的特性由哪些因素决定? 12. 什么叫砂轮硬度,如何选择砂轮硬度? 13. 简述磨料粒度的表示方法。

14. 齿轮常用加工方法有哪些?试分析滚齿机的切削运动。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一、填空题

*1. 在机械制造中,根据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不同,生产类型可分为三种,

即 大量生产 、 成批生产 和 单件生产 。生产类型的划分除了与 有关外,还应考虑 。

*2. 零件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有 、 、 和 。

3.常见毛坯种类有 铸件 、 锻件 、 型材 和 冲压件 ,其中对于形状复杂的毛坯一般采用 锻件 。

*4. 工件的定位方法有 以平面定位 、 以孔定位 、 以外圆柱面定位 三种。

5. 工艺过程一般划分为 粗加工阶段 、 半精加工阶段 、 精加工阶段 和 光整加工阶段 四个加工阶段。

6. 工艺尺寸链的两个特征是 封闭性 和 关联性 。

7.单件时间包括 基本时间 、 辅助时间 、 布置工作时间 、 休息时间 、 生理需要时间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 )

2.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 × )

3. 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是遵循了“自为基准”原则。( 对) *4. 退火和正火一般作为预备热处理,通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进行。( √ ) 5. 工序集中优于工序分散。( × )

*6. 工序尺寸公差的布置,一般采用 “单向入体”原则,因此对于轴类外圆表面工序尺寸,应标成下偏差为零,对于孔类内孔表面的工序尺寸,应标成上偏差为零。( 错 ) 7. 调质只能作为预备热处理。( × ) 三、选择题

1. 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

( d )。

A. 生产过程 B. 工艺过程 C. 工艺规程 D.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2.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B )。

A. 工步 B. 工序 C. 工位 D. 安装 3.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C )。

A. 设计基准 B. 装配基准 C. 定位基准 D. 测量基准

4. 自为基准是指以加工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这是由于

( C )。

A.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B. 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C. 能保证加工面余量小而均匀 D. 能保证加工面形状和位置精度

5. 工件定位中由于( A )基准和( D )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

不重合误差。

A. 设计 B. 工艺 C. 测量 D. 定位 E. 装配 6.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与( B )有关。

A. 本道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 B. 本道工序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位置误差 C. 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误差

*7.试指出下列零件在加工中的热处理工序应安排在工艺过程的哪个阶段。 ⑴车床主轴(45钢)的调制工序;( b )

⑵车床主轴(45钢)各主轴颈的高频淬火(G54);( C ) ⑶车床尾架铸件的人工时效处理。( A )

A. 粗加工前 B. 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 C. 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 D. 精加工后,光整加工前

*8. 工序尺寸的公差一般采用( A )分布,其公差值可按经济精度查表;毛坯尺寸的公差是采用( C )分布,其公差值可按毛坯制造方法查表。 A. 单向 B. 双向 C. 双向对称

9.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的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称为( C )。 A. 基本时间 B. 劳动时间 C. 单件时间 D. 服务时间 10.在生产中批量越大,则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 A )。

A. 越少 B. 越多 C. 与生产批量无关 四、名词解释

1.生产过程 把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物理、力学性能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4.安装 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中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并使之固定、夹牢,这个定位、夹紧的过程即为工件的安装。 5.生产纲领 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6.零件结构工艺性 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其制造的可行性和 经济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