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面向机电测控系统,兼顾电力系统及仪表,偏重自动检测与控制中仪器仪表应用,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现途径
1.强化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
加大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比重,体现厚基础的培养模式,逐步增多专业选修课,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拓宽教学内容,多数专业课程反应本专业前沿技术和当前工程应用的新技术,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体现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2.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个性化发展
培养计划在修订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环节的设置、考核等方面,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考虑学生在基础、能力、兴趣、特长等差异,构建模块化、多通道的培养框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各类社团活动,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 3.重视实践教育,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验、实习、设计、课外实践四个模块,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习实践的机会。如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原理、虚拟仪器设计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匀安排了课程设计;在专业课教学中安排了测控技术综合实验、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在动手能力方面,安排了校内单台仪器的拆装实践和企业生产实习,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选题紧密结合本专业工程实际应用需求,使学生能够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与保障措施
(一)培养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5.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测量理论与数据处理、信号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测控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6.掌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技术、现代仪器仪表设计技术的基本原理
和方法,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7.具有一定的科研和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8.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10.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11.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对应关系 见下表 学生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对应关系 序号 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能力培养 能力实现课程名称 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军事理论、军训、人文与科学类选修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大学英语、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等。 课外:第二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外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外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外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外实践),学生社团活动,志愿义工,公益劳动。 2 具有从事测控技术和仪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应用能力 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科学导论、算法与C 程序设计、工程力学等。 课外: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物理竞赛、力学建模竞赛等。 3 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课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导论、机械工程制图、算法与C程序设计、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路设计CAD、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智能仪器仪表、精密测控与系统、虚拟仪器设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汽车检测技术及仪表,仪表仿真技术,测试计量技术等。 课外:1)大学生创新实验及研究性学习项目、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 2)邀请本学院教授、博士及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系列学术前沿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邀请企业知名专家开展系列工程应用和行业发展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 4 具有一定的科研和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课程:1)测控技术综合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力学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2)相关课程的课内实验;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综合素质 课外:大学生创新实验及研究性学习项目、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各类学科学生竞赛等。 5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路设计CAD、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智能仪器仪表、精密测控与系统、振动分析、虚拟仪器设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热工测量技术及仪表,汽车检测技术及仪表,仪表仿真技术,测试计量技术等。 工程实践:1)测控技术综合实验、大学物理实验、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2)相关课程的课内实验;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虚拟仪器课程设计、创新思维能力。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竞赛、科技创新: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 讲座:校内外教授论坛,博士论坛,聘外企业专家专题讲座。 6 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力。 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导论、大学英语、英语语言技能课程、文献检索与利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训:图书馆举办的文献检索培训。 实践训练:大学生创新实验及研究性学习项目、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 该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培养计划的多门课程/课外研学及各项竞赛之中,毕业设计则是这项能力的综合要求与实践。 7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课程:现代企业管理概论、工程项目管理、大学英语、英语语言技能课程、专业英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能力和人际交往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课外: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党建活动、文体活动、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校内外教授论坛,博士论坛,校外企业专家专题讲座。 8 具有终身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科学导论、工程力学、人文与科学类选修课、毕业设计(论文)等。 课外:各种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等。 课程:大学英语、英语语言技能课程、英语语言文化课程、专业英语、专业英语实践、现代企业管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等。 9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课外:校内外教授论坛,博士论坛,校外企业专家专题讲座,与国外大学合作交流计划项目等。
四、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弹性学习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