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就已在西方国家兴起,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目标是什么,重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市场结构重组后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政策应如何实行调整和设计?在这些方面,西方国家已经积累起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经验,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和支持,这对于在此方面起步较晚的中国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背景

二战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凯恩斯政府干预理论的影响,西方国家大都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国有国营模式,即由国有企业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目的是增强政府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国民经济命脉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多为国民经济命脉产业)的调节和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有序运行,同时利用政府对垄断企业的直接控制,力求将垄断的危害降到最低,以优化资源配置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但是实践证明,效率低下似乎是各国国有企业的通病,加之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之后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古典经济学自由竞争的主张再次受到注重与推崇。所以,自80年代以来,以促动竞争、提升效率为目的的私有化浪潮再次席卷西方各国。

相对应展开起来。在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机制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在自然垄断产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的情况下引入竞争制度。在此方式下,自然垄断产业仍保持原来垄断性市场结构,但强调在政府规制中引进竞争机制。因为规制方式的改善,垄断性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在高成本、低效率状态下仍然能够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必须像竞争性企业一样,靠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和成本节约等才能获取一定水平的利润。如特许投标制度(在政府规制中引入竞争机制的方式之一)通过拍卖的形式,让多家企业竞争在某产业或业务领域中的独家经营权(即特许经营权),在一定的质量要求下,

由提供最低报价的那家企业取得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权竞标会定期举行,如果在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或未达到当初竞标时的承诺,则会被效率更高的竞争者取代。所以,采用这种规制方式,如果在竞标阶段存有充分的竞争,特许投标制度就会导致平均成本定价和最有效率的厂商运营,不会产生A-J效应。①二是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市场结构重组。市场结构重组通常是指政府以法律和行政手段,在短期内对特定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作重大调整,把原有的垄断性市场结构改造成为竞争性市场结构,以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政府对具有市场垄断力量的主导性垄断企业实行纵向或横向分割政策或采取放松进入规制等重要规制政策。

自然垄断产业因其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或成本劣加性)等特征,通常特定自然垄断产业由一家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即由一家企业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②但实际上,自然垄断产业既有自然垄断性业务,又有竞争性业务,如果由一家企业实行纵向一体化垄断经营,则新企业很难进入,即使进入以后,也难以同原有垄断企业展开公平竞争。因为垄断企业能够通过在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间采取交叉补贴战略,以掠夺性定价方式把进入的竞争对手驱逐出去。为破解这个难题,很多国家在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中,大都对自然垄断产业实行市场结构重组,实行自然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相分离的政策。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自然垄断产业具有动态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存有着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持续缩小、竞争性业务领域相对应扩大的趋势。而且,因为不同国家在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收入与消费需求水平等方面存有较大的差异,导致各国对特定自然垄断产业的自然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会有不同的理解。

二、西方国家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实践

的市场结构重组也轰轰烈烈地展开起来,其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将原自然垄断产业实行拆分(纵向或横向拆分),即将原来的一家垄断企业拆分成几个竞争性企业;二是放松甚至取消进入规制,将私人资本

甚至外资引入原国有资本完全占有或主导的行业和领域,通过产权多元化增强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性。③实践中,更多的是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来实行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下面我们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介绍一下西方国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状况。 1.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英国萨切尔政府率先在西方国家开始了私有化改革,将大量的国有资产转为民营,或将私人资本甚至外资引入原国有资本完全占有或主导的行业和领域,以提升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表现在自然垄断产业的改革上,就是首先将电信产业整体民营化,而没有对英国电信公司(BT)实行垂直(或地区)分割的市场结构重组政策。④这就使英国电信公司从国有垄断性市场结构重组为竞争性市场结构的良好机会,这为后来重构竞争性市场结构造成很大的困难。仅仅在1991年“双寡头垄断政策”(DuopolyPolicy)到期后才实行“接入规制”的方式,对电信产业实行市场结构重组。所谓“接入规制”,就是政府采取放松进入规制政策,允许一部分新企业进入自然垄断产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同时,政府制定接入条件(如收费标准等),强制性要求原有纵向一体化垄断企业向竞争企业公平地提供接入服务;最后,经营竞争性业务的所有企业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表现在实践中,就是英国政府允许有线电视公司和一大批新企业进入电信产业,并对英国电信公司增强接入规制,逐渐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

2.美国。美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重组自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政府开始,之后呈逐渐加速之势。在此之前,虽然美国在自然垄断产业中实行的是“私人所有+政府控制”的模式,但却因为政府的严格控制使得在位企业不会受到外来企业的任何竞争,基本上是一种垄断性市场结构。对此,政府采取的市场结构重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采取“形成若干互利部分”的市场结构重组方式,将原有纵向一体化垄断企业分割成两个独立的企业,每一个企业在各自范围内同时经营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这种市场结构重组模式不但有利于促动企业在竞争性业务领域的竞争,而且有利于打破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格局,促使企业在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也实行竞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