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生殖系统试题习题集附答案

9、双角子宫(bicornuate uterus)指两侧苗勒管部分未融合,形成两个宫腔、一个宫颈。子宫输卵管造影一般显示一个宫颈和两侧子宫腔

10、双子宫(didelphic uterus)为两侧发育完全的苗勒管未融合所致。两个宫腔发育完全,大小也接近正常,可见两个子宫颈,分开或相连。双子宫常合并阴道纵隔或横隔。子宫输卵管造影时需从两个宫颈口进行。显示盆腔内有两个单角子宫,顶端各连一输卵管。 六、问答题

1.①子宫增大;②宫腔内膜厚度大于0.6cm,边缘毛糙,向下蔓延至宫颈管,宫腔内回声杂乱,有不规则强、弱回声;③宫腔积液,液性暗区内有点、块状回声;④CDFI:血供丰富,低阻高速血流。

2.宫颈癌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50岁以上多见,常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MRI表现为宫颈增大,其正常解剖层次模糊、中断,肿块在T2WI上多较正常宫颈信号高,在T1WI上肿块呈稍低或等信号;增强扫描时,肿瘤呈不规则或均匀强化。MRI能分别出器官的解剖层次,因此在术前分期方面优于CT。

3.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70%发生于边缘区。CT:前列腺明显增大,

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肿瘤最常侵及精囊腺,在轴位扫描,膀胱精囊角的消失是肿瘤侵及精囊的可靠征象。MRI:检出前列腺癌主要靠T2WI序列。癌结节多位于边缘区,T1WI呈稍低信号,T2WI示癌结节信号有增高,但在高信号的边缘区内仍呈低信号影。增强扫描时,癌结节仅轻度强化,但仍较周边正常组织强化明显,从而使病灶显示更清楚。MRI对前列腺癌的分期相当精确,对于发现前列腺癌和确定其大小、范围均有较高价值。

4.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多发生在移行区和中央区,常伴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CT:前列腺两侧对称,密度多均匀,其内常见点状钙化。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并突入膀胱底部,其表现似膀胱内肿块。MRI:增

生的前列腺结节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 T2WI上信号依组织成份不同而异,可以是低信号、等信号或高信号。有些结节的周围可见环形低信号带,系结节包膜。增生的结节使前列腺中央区、移行区体积增大,而边缘区受压变薄、萎缩。增强扫描时增生结节强化较明显,多不均匀。 5. 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囊腺癌最多见,易种植播散,其次为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多伴有下腹不适或疼痛,阴道流血和盆腔发现肿块。MRI表现为盆腔或下腹部不规则肿块,多呈囊实性,囊壁不规则,T1WI上,实性部分呈中等信号,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在T2WI上,实性部分信号稍增高,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多伴有片状长T1长T2的腹腔积液。网膜及腹膜种植转移时可见囊实性结节影。

6. 卵巢囊肿分单纯性囊肿、滤泡囊肿、黄素囊肿、巧克力囊肿等。单纯性囊肿较多见,好发年龄30 ~40岁,单房,壁薄且光滑。早期可无症状,囊肿增大时有腹胀感。滤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不成熟或卵泡成熟后不排卵,致使卵泡内液体潴留而成。多数病人无任何症状。滤泡囊肿一般很少超过5 cm,壁薄而光滑,大多可自然消失。黄素囊肿指卵泡囊肿壁上卵泡膜的黄素化,其发生可能与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障碍、垂体分泌过多的促黄体生成素及葡萄胎、绒癌产生的HCG对卵巢滤泡的作用,使之过度黄素化所致。系多囊性,常为双侧,囊肿大小不一,大者可达10~15 cm,当绒毛膜癌或葡萄胎治疗后,囊肿可自行消失。巧克力囊肿是由于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出血而形成的慢性血肿,囊肿可随月经周期忽大忽小。临床常见症状为下腹不适,腹内肿物及腹围增大,巨大囊肿可压迫周围器官,产生相应症状;部分可合并腹水,双下肢水肿等。 7. 子宫体癌又称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子宫内膜最常见的恶性肿瘤。MRI:早期难以显示。中、晚期肿块在T2WI上,在高信号的内膜中见到肿瘤呈点或块状低信号区。增强扫描后,肿瘤呈不规则强化。结合带有无破坏是诊断肿瘤是否侵入深层肌肉的一个重要征象,

也是MR的独特优势。正常宫颈为均匀的短T2信号,MR对判定是否有宫颈侵犯有优势,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8.MRI诊断子宫肌瘤不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定位

>>闂傚倷娴囬褏鎹㈤幒妤€纾婚柣鎰梿濞差亜鍐€妞ゆ劧缍嗗ḿ鐔兼⒑绾懏褰х紒鐘冲灩缁牓宕掗悙瀵稿帾婵犵數濮寸换妯侯瀶椤曗偓閺岋絾鎯旈娑橆伓<<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