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流行学

名词解释: Plant epidemiology(植物病害流行学):是研究植物群体发病规律、预测技术和防治理论的科学。 传播体:指病原物的可以独立存活,具有传播和侵然功能的最小结构单位。

ID—DI曲线:以接种密度为横座标,发病数量为纵座标作图,就可绘出发病数量随接种密度的增大而变化的曲线,简称ID-DI曲线 Vertical resistance(垂直抗性):当一个品种是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它小种,我们称它的抗性是垂直的。

Horizontal resistance(水平抗性):当一个品种的抗性是普遍一致地对病原物的所有小种的,我们称它是水平的 Gene-for-gene hypothesis(基因对基因假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菌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 EIL(经济损害水平):指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病情水平。所谓经济损失是指防治费用和防治挽回损失金额的差值

IPM(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它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出发,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物种群动态和相联系的环境,采用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并充分发挥自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并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内外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system(系统):是指相互依赖的若干事物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处在一定边界内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整体与外界有输入输出关系。

潜伏期:是指从接种至病斑产生孢子的时间。 潜育期:是指从接种至显症的时间。

协同进化:一个在特定系统内部的物种间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是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Plant disease epidemic(植物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植物群体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disease cycle(病害循环):是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梯度:(infection gradient)是传播发病后,子代病害数量(或密度)随着与菌源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或状况。

反馈:反馈是控制系统的一种方法。它是把系统输出去的一部分信息(给定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产生的结果(真实信息)再返回给输入,并对系统的再输出产生影响的过程。

生态系统:是指在某一特定景观的地域或水域的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动态系统。

病害三角:感病的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构成病害三角形的三个边,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病害的发生。

病害流行主导因素:针对具体时间、地点的某一种或一类病害,会有一些对病害流行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侵然概率:指一定数量的病原物传播体,接触寄主的感病部位后,在一定条件下能侵然成功引起发病的传播体数量所占的比例侵染概率=发病点数/接种于寄主体表的传播体数

传播距离:指病害从菌源中心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距离。

中程传播:一次传播距离达几百米乃至几公里的为中程传播。

远程传播:一次传播菌量达数十、数百公里以外的传播。

病害四面体:对于作物病害系统,除了寄主、病原物和环境外,还需加上人类干预这个重要因素,形成病害四面体。

类推法:利于与植物病害发生情况有相关性的某种现象作为依据或指标,推测病害的发生始期或发生程度。

植物病害系统:植物病害是病原物和寄主植物通过寄生作用构成的系统。

病害锥体:以寄主、病原,环境代表病害发展的三个面,随着时间的发展病害严重程度不断增加的过程。

定向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如果人们引用一个抗病基因来育成新品种,病原物对新遗传环境的适应也就开始了,而如果病原物群体通过突变成为有毒性的,或通过增加群体中原有毒性基因频率的办法,使自己适应新的品种,那就会导向毒性的定向选择。

稳定化选择(stabilizing selection):意指在病原物同一位点上对无毒性基因的选择优先于毒性基因,是定向选择的反面。

单利病害 SID 单循环 积年流行:一年内只发生一次侵染或有再侵染但代次少,病原物需经过积年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承载的病害。

复利病害CID 多循环 单年流行: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条件适宜巨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在植物病害流行中,病单位。如局部侵染病害的病斑或发病叶片,系统性明这种侵然概率的增大,可能是接种体间存在自我害在数量上或发生程度上随时间进展发生的变化。 侵染病害则经常以病株为单位。 促进的协生作用;④随着接种体数量的增大,曲线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即病害的传播,是病害传播速度(rate of spread)是指单位时间内病害传上升到一个最高点后,再增加接种体数量曲线反而发生发展在空间上的表现,病原物传播体或传播单播距离的增长量。 下降,表明接种体间存在自我抑制的颉抗作用 位是指病原物具有独立存活、传播和侵染功能的最密度效应(density effect),是指寄主植物密度对影响药剂防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小结构。 病害传播和流行的影响结果 答:①适宜的药剂用量;②药剂衰减速率;③病原损失估计:通过调查或实验、实地测量或估计出某相对抗病性指数(RRI) 菌对药剂的敏感剂量;④寄主的生长速率;⑤品种种程度的病害流行所致的损失。 问答题: 抗病性 流行病(epidemic):流行病是指传染性强,病情可1.简述植物病害流行阶段的划分并说明病害控制的试述病害远程传播的必要条件 在短期内大量增长和蔓延的一类病害 主要阶段。 答:①菌源区菌量巨大;②天气和气流条件;③孢稳态流行(endemic):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答: 根据S型曲线的基本形式,将病害流行过程划子对远程气传的适应性;④沉降区的寄主条件和侵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 分为三个阶段。(1)始发期:指数增长期然条件。 突发流行(explosive epidemic):某地区以前没有,(exponential phase)。此阶段从田间初见微量病害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特点是: 出现不久就迅速蔓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开始,至病情普遍率达0.05的一段时期( 2)盛发答:(1)人既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能量转化和物大区流行(pandemic):在一个流行季节中,自然传期:逻辑斯蒂增长期(logistic phase)。是从病情质循环,又是系统的组织者、调控者,决定系统的结播很广甚至洲际的状态,也称泛洲流行或泛域流行。 0.05发展到0.95的一段时期(此期间田间绝对病构、功能及其发展。它是半自然,半人工的生态系食物链(food chain)和营养级(nutrition level):情增长很快,使人有“盛发”的感觉,但从流行速统。(2)所生产的物质绝大部分以农畜产品的形式移生物群落中各种动植物由于食物的关系所形成的一度看,绝对病情只增长了19倍。)(3)衰退期:流出系统。同时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工辅助能,自然平种联系,它们相互间连接成一个整体,就象一环扣行末期。逻辑斯蒂增长期后,寄主可供侵染的部分衡变成了人工平衡。(3)占据主要地位的生物种群是一环的链条。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营养级。生已近饱和,病情增长趋于停止,流行曲线也渐趋水经过人工驯化和选择的作物品种。物种单一化部分态系统的核心是生物群落间的食物链。 平。在始发期田间的绝对病情很低,寄主群体中可地打断了原有的食物链,消减了层次,使系统的生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侵染的位点充裕,发生重叠侵染的可能性很少,病产功能提高而生物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稳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情发展的自我抑制作用不大,病害基本上呈指数增定性不足。(4)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除受自然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长。这一阶段由于绝对病情低,似为田间病情发展生态规律影响外,还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调和统一的状态。 缓慢,但实际上病害的流行速度发展很快。显然,病害流行主导因素分析的原则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区内,人类利用农业生此阶段是菌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对于作好病害测报答:(1)寄主群体抗病性的变化及状态是决定较长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和防治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价值 年代中病害流行及变化的根源;(2)新的致病性强质生产的生态系统。 2.比较单年流行病害与积年流行病害的主要特点及的小种大量出现是感病品种大面积(长期)推广的侵染链(infection chain):病原物从一个寄主到另控制流行对策。 结果,决定着某一阶段时间内病害流行的可能性;一个寄主经过一系列的传播所形成的侵染链索。 比较项目: 病害过程、病原物越冬与初菌量、传播(3)在寄主、病原均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条件下,年侵染环(infection cycle) :是病原物的一个侵染体、传播方式、发生部位。 份间病害流行的差异决定于气候条件的变化;(4)过程,也是病原物侵染发展中的一个世代。 单年流行病害r对策者:再侵然频繁,当季积累的人在自觉不自觉地抑制或促进病害的流行。 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s) :是指从病原物与菌量能引起病害严重发生、越冬率低,年度间初菌植物抗病性丧失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寄主接触、侵入、潜育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量变化大、多为繁殖体,寿命短,对环境敏感,条答:原因:大面积单一种植垂抗品种,定向选择了组分分析(component anelysis)是指将侵染过程分件不利时会很快死亡、多为气流、雨水、流水传播,病原,导致病原物毒性小种频率上升。(突变产生的解为若干相互连接可作定量测定的阶段或组分,进也有介体传播,传播距离较远、多我地上局部侵然新的毒性小种和原有的次要毒性小种数量不断增而研究各组分与环境间的定量关系。 的病害。 加,并成为优势小种。)解决途径:利用水抗品种、日传染率(daily multiplication factor)是指用亲积年流行病害k对策者:无再侵然,或虽有,但不聚合品种、多系品种、抗病品种(抗性基因)的合代病情代表相对菌量,用子代病情代表病害数量,起重要作用,需经数年菌量的积累才能造成严重危理布局,避免定向选择、抗性品种(抗性基因)的一定数量的亲代病情,一日内传播侵染引致一定数害、越冬率较高,初菌量一般能逐年增长、是休眠轮换使用 量的子代病情,两者数量的比例日传染率=子代发病体,寿命较长,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强、多为土传植物病害预测的意义 位点数/亲代发病位点数/日 和种传,传播距离较小、多我地下部侵然,很多为1、病害预测是实现病害管理的先决条件,在现代有重叠侵染(multiple infection) :当寄主植物有限系统侵然的病害。 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的侵染位点遇上大量的病原物接种体时,在一个发(1)通过降低初接种体的数量,可以极为有效地抑制病害预测服务于病害防治决策和防治工作,根据准病的位点上,同时或先后遭受接种体不止一次的侵单循环病害(2)通过显著降低初接种体数量和(或)确的病情预测, (1)可以及早做好各项防2、治准染,但最终只形成一个发病点数。 限制可能出现的病害增长速率,可以有效地控制多备工作; (2)可以更合理地运用各种防治技术,提侵染位点(infection site):就局部性病害而言,循环病害(3) 对于一个具体的多循环病害而言,高防治效果、效益;(3)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防治费是指单个接种体的侵染要占据寄主体表的最低面其管理策略中降低初接种体数量或限制流行速率轻用和(4)减少滥用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植物病害积。 重程度既要从该种病害更靠近K-对策还是r-对策预测:是人对病害发展趋势或未来状况的推测和判协生作用(synergism):指病原物接种体在高密度考虑。相对而言,病害的流行速率越高,越要注意断,是在认识病害客观动态规律的基础上展望未来。下,存在着相互协助、促进侵染的作用,因而侵染对它的控制,反之则要注意压低病原基数。 预测是概率性的。 病害预测的原理 是惯性原则、概率提高,曲线的斜率增大。 3.由寄主植物的防御机制简要分析植物病害流行的类推原则。 颉颃作用antagonism):指有些病原物在接种数量原因,并指出预防流行的措施。 植物病害预测依据:病害发生规律、历史资料、实过大时,孢子间相互抑制或营养不足,侵染概率下答:原因有三个:1)未曾有协同进化关系的寄主植时资料、未来资料、 降。 物与病原物遭遇。这种情况出现于把一种病原物引病害预测的一般步骤(1) 明确预测主题(2) 收集背侵染数限(numerical threshold of infection):进以前未曾出现过这种病原物的地区或把一种寄主景资料(3) 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4) 预测最初由高又曼(G?umann,1946)提出,指造成成功侵植物引进到一个新地区,这种情况下寄主植物未能和检验(5) 应用 染引致发病需要有一个最低接种体数或密度。 有机会发展对地区病害的抗性,缺乏足够的遗传防病情与损失的关系:(1)敏感型 损失与病情呈现普遍率(incidence,简写I):代表植物群体中病害御,病原物的所有小种或部分小种很可能是毒性的。为近似于直线关系。2) 耐病型: 损害阈值(damage 发生的普遍程度。普遍率 =发病植物单元数/调查单2)寄主植物的遗传防御机制脆弱,遭到毒性强的病threshold):指造成作物损失的最低有害生物种群元总数×100% 原物小种侵袭,造成病害流行。这主要是寄主品种密度,或为开始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严重水平最严重度(severity,简写S): 是指已发病单元发生单一造成遗传一致所出现的问题。3)寄主植物的抗大损失阈值:(3)超补偿型 病变的程度,严重度=发病面积或体积/总面积或总病性丧失。原来的抗病品种因大面积种植对病原物田间试验:三种制造不同等级病情的方法:⑴ 定期体积百分数。 施加选择压力,造成定向选择,促进病原物毒性小使用杀菌剂控制病情⑵ 人工接菌⑶ 采用不同抗病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简写DI) 是将普遍率和种大量增殖发展,最终克服寄主的抗性,造成病害性的同源基因系品种(isogenic lines of host) 特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全面反映植物群体发流行。 别应注意保持试验小区之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差异,病程度,通常用0~1的小数表示。 预防病害流行的措施有:1)加强检疫:2)利用聚发病等级应从0(无病对照)开始,到最严重的发植保系统工程(简称PPSE)是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合品种;3)抗性基因轮换使用;4)不同抗性基因品生程度。 和方法解决植物保护问题。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就是种的合理布局。 损失试验设计原则:多等级、少重复(1)增加病害严该系统的系统治理(或管理)的初级阶段。 简述作物病害损失的研究方法。 重程度的等级比增加重复次数更重要。(2)要注意病经济阈值(简称ET)是控制开始时的种群密度,在答:1)单株法 (Single plant method):田间单害发生程度较低和较高时的病害等级。 此密度必须采取某种防治措施,以防止病、虫种群株调查、盆栽试验法。 损失试验设计中的注意事项:⑴.保证适宜的小区面密度增加而达到经济损害水平。此值即为经济阈值。2)群体法:特别应注意保持试验小区之间病害发生积;⑵.小区的保护行要进行喷药保护或种植抗病品防治阈值(Control Threshold,简称CT,防治指标 程度的差异,发病等级应从0(无病对照)到最严种;⑶.增加重复和对照(无病点),用以校正重病发育进度法:根据寄主和病原物的生长发育阶段预重的发生程度。通常有三种制造不同等级病情的方区的干扰;⑷.在以喷药保护控制病害等级时要首先测病害的发生情况。 法: ⑴定期使用杀菌剂控制病情; ⑵人工接菌;确证所用药剂对作物的生长没有刺激作用,或者要作物损失(crop loss):作物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⑶采用不同抗病性的同源基因系品种。 有喷药和不喷药的无病小区,以校正药剂对作物的降低。 简述植物病害管理的原则。 刺激或抑制作用。 病害格局是指某一时刻在不同的单位空间内病害答:1)病害管理是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组成部通过以下几项措施来减少试验误差 :⑴ 明确预测(或病原物)数量的差异及特殊性,它表明该种群分2)强调健身栽培或安全栽培(3)合理评价各种目的 ⑵ 做好试验设计⑶ 培训工作人员 包括仪选择栖境的内禀特性和空间结构的异质性。调查病防治技术,协调利用多种方法(4)明确和完善管理器的使用技术、调查分级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化操害的空间格局也有助于了解病害传播的规律。由于目标(5)完善对病害的监、测、防技术体系与植保作。⑷ 细心地观测和记载 ⑸ 严格审查历史资料⑹ 其单位空间内个体出现频率的变化总能够找到相类工作体系 注意大气环境与小气候的关系 似的概率分布函数,分布格局也常被称作“空间分试述病原物传播体的特点 病虫测报经济效益可分为减少病虫防治的控制代布型”、“田间分布型”。 答:①数量大;②体积小、比重轻;③有主动传播价、挽回病虫为害损失的产品价值、病虫预报的成微梯佛利亚效应(vertifolia effect):在进行垂直性;④具有抗逆性;⑤具有引诱昆虫、鸟类的能力 本和技术推广费用四大部分。 抗性育种的过程中,水平抗性丧失的现象 ID—DI曲线的几种形式 病害流行模型和病害管理策略:⑴ X0-对策、r-对指标法:利用各种可参考的指标(生物的或非生物答:①接种体数量与发病数量成正比,它们的对应策和t-对策 ⑵ 逻辑斯蒂曲线与防治适期 ⑶ 按的)来推测病害的发生。 关系呈直线,直线的通过原点,直线的斜率就是侵时序排列的综防技术体系 X0-对策:降低初始菌量损失估计模型:是根据病害严重程度和产量之间的然概率;②由于接种体重叠侵然增多,随接种体数或初始病情。r-对策:降低病害流行速度。t-对策:关系通过数学模型或表格等形式表达两者之间的定量的不断增加,发病点数与接种体数量的比率逐渐缩短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的接触时间 量关系。经验模型、系统分析模型 减少,侵然概率下降,直至水平;③接种体数量在病害防治策略:① 通过降低初接种体的数量或效能发病点是能够被视觉识别、计数或测量的病害最小高密度下,发病点数与接种体数的比率增大了,表(特别是前者),可以极为有效地抑制单循环病害;

② 通过显著降低初接种体数量和(或)限制可能出病害流行时间动态三级规模:1 逐年流行动态 2 季现的病害增长速率,可以有效地控制多循环病害;节流行动态 3 病程进展动态 ③ 对于一个具体的多循环病害而言,其管理策略中预测机理和主要特征的预测方法:1 专家评估 2类降低初接种体数量或限制流行速率轻重程度既要从推法(物候法、指标法、发育进度法、预测圃法) 3 该种病害更靠近K-对策者还是r-对策者考虑。相对统计模型 4 系统模拟模型 而言,病害的流行速率越高,越要注意对它的控制,流行系统的子系统:病原物,寄主,病害,环境,反之则要注意压低病原基数。 人类干预 病害管理的要点:(1)确定管理系统的边界和主要数理统计一般模型法预测一般过程:1 资料整理 2 组分(2)病害鉴定(3)提出管理战略(4)确定合因素选择(A 直接选择 B 符合度比较法 C相关分析理的经济损害水平和防治指标(5)进行预测 (6)法) 3 模式筛选 4 拟合度检验 注意事项:原优化管理方案 则上只能适用于建模数据所取自的地区或与之条件学科特点:(定量、注重整体、硬技术与软科学) 相似的地区,而且只宜内插,不宜外延或外延过多。答:植物病害流行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侵染性病害,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历史曲线演变法、周期性预在流行规律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⑴ 植物病测 、马尔科夫链预测、平稳随机时间序列分析法 害流行因素分析,⑵ 病害流行的遗传基础,⑶ 病病害等级制造:A定期使用杀菌剂控制病情B人工害流行的时间动态,⑷ 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⑸ 病接种C利用不同抗性的同源基因系品种。 害流行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计算机模拟。⑹ 有关研究曾士迈(1986)指出:农作物病害流行大多是人为方法和技术,在流行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防治理论方造成的。 面主要研究:⑴ 病害流行系统的检测、病害流行预潜育期测定方法:人工接种;定期观察显症情况;测、病害所致损失预测、防治效果效益预测、预测掌握显症始期、终期,根据同批接种显症的总位点因子及预测方法。⑵ 防治理论、策略和决策方法 数和定时查到的显症位点数,计算不同时间的显症生态系统的种类: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率和累积显症率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目的性和动病害田间传播图式分两大类:(1)中心式传播:造态性。 成中心式传播的病害多为单年流行病。(2)弥散式指数模型的假设条件是:① 只考虑生殖率不考虑死传播:多为积年流行病。 亡率,② 生物生存条件无限,群体可无限增大,③ 病害监测的方法: 环境条件是稳定的,增长率不随时间而改变。 人工监测:取样方法:常采用顺序取样(对角线法、测定和应用r 值的条件: 大五点式和棋盘式、Z字形等)和随机取样。误差:答:① 用于本地菌源引致的流行;② 不同时期的观察值、估计值或代表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准确调查用同一的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最好是同一块度:是估测值或代表值接近真值的程度,也称可信田的系统调查的资料;③ 两次调查的间隔时间,应度。调查精度:指计数的最小单位。如果采用同一大于病害的一个潜育期;④ 只能用于具有再侵染的种指标(如病株率)进行调查,每样方查100株,病害,并在其再侵染发病之后,不能用于无再侵染其病株率的调查精度只能是1%,无论你怎样增加取的病害或虽有再侵染但再侵染尚未发生的时期;⑤ 样次数都不会改变这个精度。如每样方查1000株,寄主群体中感病程度基本上均匀一致;⑥ 病原传播精度可提高到0.1%。另外调查精度也和观测仪器或体的空间分布是随机的。 观测者的素质有关仪器监测:小型仪器:如旋转式增长方程拟合① 数据整理列表; ② 将原始数据孢子捕捉器,吸入式孢子捕捉器等;大型仪器:卫与时间做散点图;③ 选择模型,按照不同形式进行星、航空器、热气球、GPS等; 数据转换; ④ 按照直线方程形式求取方程的参病害空间分布格局大体有4种类型,即:泊松分布、数;⑤ 将求取的参数按照选取的方程做反转换(依二项式分布、奈曼分布和负二项分布 方程定);⑥ 利用拟合的方程进行预测; 取样方法有顺序取样、典型取样、纯随机取样、分⑦ 将预测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进行检验。 层取样、两级或多级取样。

增长方程的应用① 病害预测 ② 防治适期预测 ③ 监测数据的价值在于其真实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流行结构分析 依据xt=x0·ert 分析在病害流行监测的对象及组分病害本身:普遍率、严重度和病过程中x0、r、t的作用。④ 品种抗病性作用分析 垂情指数等。病原物:病斑产孢量、空中孢子捕捉量直抗病品种的作用是减少菌量,水平抗病品种的作和生理小种。寄主:生长发育阶段、生长量和抗病用是降低流行速率。⑤ 防治策略分析 性。环境:各种气象因素、生物因素、土壤因素等。按病理学侵染过程划分为:侵染阶段:包括孢子萌人类农业活动:耕作栽培

发、穿透、定殖三个亚阶段;孢子形成阶段:包括寄主流行有关的要素:植物发育阶段、龄期和相应孢子梗产生、孢子产生、孢子成熟三个亚阶段; 的抗病性。

传播阶段:包括孢子释放、孢子散布、孢了降落三病害的系统调查:选择一定面积的作物、固定的植个亚阶段。 株、叶片甚至病斑,按照一定的时间序列进行监测,病原物传播体的传播⑴ 传播途径(channel of 这就是系统监测。注重各次调查数据之间的可比性,spread)一是自然动力二是人为因素,少数病原物也气象要素、土壤要素 可依靠自身的活动进行主动传播⑵ 气传病菌孢子释放的动力

一是依靠自身动力二是借助外力(3)病原物传播体的去向逸散着落降落

菌源是产生传播体的地方 菌源可分三类 :(1) 点源(point source) : (2) 线源(line source) : (3) 区源(area source) 填空题:

当接种体数量增加时,协生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提高 ,而拮抗作用可以使侵染概率下降。

植病流行学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于系统模拟法 。 病斑产孢量的测量方法有粘贴法、水悬法、逸散法等。

根据病原物的繁殖对策,可把病原物分为r-对策者、K-对策者和中间类型。

写出病害防治效果的计算公式Y(%)=[(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常用作物病害损失的经验预测模型有关键期病情模型 多期病情模型 流行曲线下面积模型 多因子模型。

按照预测机理和主要特征预测方法可分为四大类型它们是类推法 数理统计模型法 专家评估法 系统模拟模型。

植病流行学研究法:A观察法 B实验法 C数理统计 D系统分析

数理统计模型法步骤:资料收集、整理、主导因素选择、模式筛选及建模、拟合度检验

流行曲线的形式:1 S型:出示病情很低,气候并前随时间上升知道饱和,寄主群体不再增长。2 单峰曲线:作物生长前中期发病并道道高峰后,因寄主抗性增强,或气流条件变不利,病情不再增长,但寄主群体仍继续增长,股病情高峰出下降。 空中孢子量测定:1 玻片法 2 培养皿 3 孢子捕捉器

病害影响产量途径:1 对作物的直接作用,2 对植物生理过程发生影响,3 对产量形成的因素发生影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