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点高中物理《重力势能》教案10 新人教版必修2【精品教案】

7.5 重力势能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了解弹性势能. 二、重难点:

1.重力势能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三、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分析推理、讲授讨论. 四、教具:

轻重不同的重锤一个、木桩、沙箱、橡皮筋.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大家知道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来发电的,水是利用什么能来发电的呢?学习这节课后,我们将会了解这个问题。

通过前面对功和能的关系的学习,我们知道怎样判断一个物体具有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演示重锤从高处落下,把木桩打进沙箱中,说明重锤对木桩做了功,举高的重锤具有能量。我们把重锤由于被学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本节课将学习重力势能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1:演示由质量不同的重锤从相同高度落下,木桩被打进沙箱的深度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质量越大的重锤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演示实验2:演示用同一重锤从不同高度落下,木桩被打进沙箱的深度不同,引导学

生得出:重锤高度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怎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呢?

把一个物体举高,要克服重力做功,同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重力做功,同时重力势力能减小。可见重力势能跟重力做功有密切关系。

如图1所示,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1的A点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重力所做的功为:

WG=mgΔh=mgh1-mgh2

我们可以看出WG等于mgh这个量的变化。在物理学中就用这个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

1.重力势能

(1)定义: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2)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

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积。

图1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中

都是焦耳(J) 2.对EP=mgh的理解:

(1)式中h应为物体重心的高度。

(2)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相对于选取的参考面而言的。因此在计算重力势能时,应该明确选取零势面。

(3)重力势能可正可负,在零势面上方重力势能为正值,在零势面下方重力势能为负值。

(4)选取不同的零势面,物体的势能值是不同的,但势能的变化量不会因零势面的不同而不同。

3.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课本图7-16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

用心 爱心 专心

2

A Δh h1 B h2 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了。重力势能的变化是否在任意情况下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重力做功有什么特点?

讨论1:物体从A点下落到B点过程中,如果受阻力作用,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物体下落受到阻力,只影响物体动能的变化,不影响重力的功,重力势能的变化只与A、B两点的高度差有关。

WG=mgh1-mgh2=EP1-EP2.

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但由于要克服阻力做功,减少的重力势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

讨论2:若物体从A点下落到B点后,再平移到与B点等高的C点,重力做的功是多少?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如图3所示。

物体由B到C过程中重力不做功,重力势能也不变化,因

Δh 此物体由A运动到C点过程中,重力的功仍是WG=mgh1-mgh2=EP1-EP2. 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讨论3:若物体是从A点沿斜面滑到与B点等高的C点,上

述关系是否成立?

设AC之间长为S,且与水平方向成θ角。 重力做功WG=Fssinθ=mgh1-mgh2

由此发现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跟初末位置高度有关,物体减少的重力势能仍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讨论4:物体从B点分别匀速、加速、减速上升到A点,上述关系又是如何呢? 无论物体从B点上升到A点是匀速、加速、减速,重力都做负功,且都等于物体重力与初末位置高度差的乘积。而重力势能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但这三种情况中,由于所受拉力不同,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的功,动能变化量不相同。

师生共同总结出重力势能变化只与重力做的功有关,两者关系如下:

当物体由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3

A h1 B h2 C 图3

所做的功。

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负功,即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引导学生总结出重力做功的特点:

4.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初始位置的高度和末位置的高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演示实验3:演示张紧的橡皮筋把纸团射出去,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够做功,因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弹性势能。

5.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把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

引导学生举些具有弹性势能物体的实例。如张紧的弓、卷紧的发条、位伸或压缩的弹簧、击球时的网球拍等都具有弹性势能。初步了解弹簧所具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分析: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越大,恢复原状时对外做的功就越多,弹簧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不跟弹簧的劲度有关,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相同时,劲度越大的弹簧弹性势能越大。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是由相互作用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的,所以势能又叫位能。今后还将学习其它形式的势能。

【例题2】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物体到顶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着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B.沿长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沿长度大、粗糙程度小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D.上述几种情况重力做功同样多。 学生先做,老师再评讲。正确答案为D。 (三)课堂小结:

用心 爱心 专心

4

1.重力势能: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计算式:EP=mgh.,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积;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中都是焦耳。

2.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所做的功只跟初始位置的高度和末位置的高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3.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把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 (四)课外作业:

1.复习归纳本节课内容。

2.思考课本练习四第(1)、(3)题。 3.练习四第(2)、(4)、(5)题上交。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