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教案

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

教学目标

1.领会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明白时代的发展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与共建的道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定筛选目标,通过把握课文中心句、重点句的方式筛选信息,提高依据目标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领会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2.设定并围绕目标快速、准确筛选信息。 教学难点

通过把握课文中心句、重点句的方式筛选信息,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方法 :教学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杨叔子1933年9月生于江西省湖口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先后受聘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约30所高校兼职教授、名誉教授。他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绿色教育”,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

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应邀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约百余所院校举办人文讲座两百余场,吸引了近二十万人次的听众。

二、解读题目

(一)“和而不同”的本义:

1.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释义:和,和睦;同,苟同。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3.解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二)“和而不同”在文章中具体所指:

“和”:共生互动、相同互通、和而创新 “不同”:相异互补 三、导读设疑,筛选信息

教师导读设疑,学生浏览课文,围绕阅读目标,通过抓文章的重点句子筛选信息,弄清以下问题: (一)科学与人文追求的目标有何不同?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

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

(二)科学与人文为何共生,如何共生?

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人文是求善,但人文不能保证其本身基础正确,可能事与愿违。显然,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求善需要求真奠基。 (三)科学与人文在哪些方面是相同互通的?

都是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规律的。

(四)“科学人文,和而不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科学毕竟是科学,人文毕竟是人文,既彼此密切相关,又相互明显区别,即“和而不同”。

(五)科学人文互动互补有什么益处?

第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 第二,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 第三,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第四,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五,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个人同外界的关系。 (六)科学与人文是怎样交融、合一的?

没看到人文,丢失了人,就丢失根本,就丢失一切,当然也丢失科技。 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精髓;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