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后练习题(前三个模块)

一、填空题

1.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机构和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系统组成。 2. 四冲程发动机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___________周,各气门开启___________次,

活塞在两止点间移动___________次。

3. 在进气冲程中,进入汽油机的是___________、进入柴油机的是___________:汽油机的

着火方式是___________,而柴油机的着火方式是___________。

4. 二冲程发动机曲轴转___________周,活塞在气缸里往复___________次,完成一个工作

循环。 二、判断题

1.多缸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 ) 2.活塞行程是曲柄半径的两倍。 ( ) 3.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 ) 4.柴油机在进气冲程中,进入气缸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 ( ) 5.如果没有外力,内燃机本身无法起动。 ( )

6.在发动机内每次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进气、压缩、做功及排气4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 三、选择题

1.排量为2520mL的六缸发动机,其燃烧室容积为60mL,压缩比等于( )。 A.6 B.7 C.8

2.目前大多数汽车多采用四冲程发动机,起主要原因是( )。 A.四冲程发动机的动力性好 B.四冲程发动机的经济型好 C.四冲程发动机运转平稳

3.某发动机活塞行程为80mm,其曲轴的曲柄半径应为( )。 A.20mm B.40mm C.80mm D.160mm 四、简答题

1.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总体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Bj492Q型发动机排量为2.445L,求该发动机的曲柄半径是多少?

一、填空题

1.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部分。 2. 汽缸体有3种基本结构型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

刚度最小。

3. 活塞环装入气缸后,其开口处的间隙叫做__________。在环高方向上与环槽之间的间隙

叫做__________。

4. 四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六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工

作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起工作间隔角为__________。

5. 曲轴的基本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后端凸缘等。

6. 安装曲轴上的止推垫片时,应将涂有__________的一面朝向__________。

7. 活塞裙部做成椭圆形时,椭圆的长轴在__________方向,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活塞工作时

受和__________引起的变形。

8. 按气环的断面形状,常见的几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9. 油环的结构形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二、判断题

1.缸发动机的曲轴肯定是全支撑曲轴。 ( ) 2.双金属活塞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活塞强度。 ( ) 3.连杆轴颈也叫曲拐。 ( ) 4.飞轮的质量越大,发动机运转的均匀性就越好。 ( ) 5.曲轴的轴向定位装置发生轴向窜动时,只能有一处起作用。 ( ) 6锥形活塞环由于其锥度很小,在装配时,一般没有安装的方向性要求。( ) 7采用全浮式连接的活塞销,在发动机冷态时,活塞销未必能自由转动。 ( ) 8.铝合金汽缸盖装配时,只需在冷态下一次拧紧即可。 ( )

9.为了气缸的密封,不论是干式缸套还是湿式缸套,在压入汽缸体后,都应使汽缸体套顶面与汽缸体上平面平齐。 ( ) 10.只有在活塞下行时,油环才能将汽缸壁上多余的机油刮回油底壳。 ( )

三、选择题

1.活塞在制造中,其头部有一定的锥度,主要是由于( )。

A.节省材料 B.减小往复运动的惯性力 C.活塞在工作中受热不均匀 2.扭曲环之所以会扭曲,是因为( )。

A.加工成扭曲的 B.环断面不对称 C.摩擦力的作用 3.连杆大头做成分开式的目的是( )。 A.便于加工 B.便于安装 C.便于定位 4.曲轴上的平衡重一般设在( )。

A.曲轴前端 B.曲轴后端 C.曲柄上 5.检查活塞环槽磨损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卡尺测量活塞环槽的宽度

B.将厚薄规插入活塞环槽与活塞环之间 C.用深度尺测量活塞圆周的深度差异

D.测量活塞环的内径和外径,并将测量值加以比较

6.下列关于内径百分表测量气缸磨损的正确表述是( )。 A.找到汽缸缸径的最小处,将测量杆放在此处测量 B.将测量杆抵在气缸内壁上进行测量

C.测量时必须使测量杆与气缸的轴线保持垂直,前后摆动量缸表观察读数 D.将测量杆置于气缸内活塞行程的底部位置进行测量 7.下列有关塑料间隙规使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将塑料间隙规放好后,应转动曲轴

B.塑料间隙规放好后,应用适当的力矩将主轴承盖拧紧

C.在塑料间隙规放好以前,应对整个曲轴曲颈进行良好的润滑 D.塑料间隙规被压扁以后,应用千分尺测量压扁的厚度 8.以下原因除( )以外都可能使汽油发动机发生爆震。 A.发动机运行温度低 B.汽缸积碳太多

C.使用了低辛烷值的燃油

四、简答题

1.曲轴为什么要轴向定位?为什么只能有一处定位?

2.为了使活塞在各种工况下与汽缸壁的配合间隙都尽可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用来控制盒减少活塞变形的结构措施有哪些?

3.装铝合金和铸铁缸盖时,为什么前者只需要在冷状态下一次拧紧即可,而后者要在冷状态拧紧后,热状态再拧紧一次缸盖螺栓?

4.何谓修理尺寸法?如何确定汽缸的修理尺寸级别?

5.什么是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如何测量汽缸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 6.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更换时,应如何选配? 7.曲轴的径向、轴向间隙如何检测?

一、填空题

1.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凸轮轴布置有3种形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气门重叠角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和。

3.气门间隙是指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气门间隙过大,气门开启时刻变__________,关闭时刻变__________;气门间隙过小,易使气门__________。

4.气门采用双弹簧结构时,外弹簧刚度较__________,内弹簧刚度较__________,且两弹簧的旋向__________。

5.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传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种。 6.气门弹簧座一般是通过__________或__________固定在气门杆尾端的。 7.四冲程发动机曲轴与凸轮轴的速比为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气门间隙是指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间隙。 ( ) 2.进气门头部直径通常比排气门的大而气门锥角有时比排气门小。( ) 3.凸轮轴的转速比曲轴的转速快一倍。 ( ) 4.采用夜里挺柱的发动机其气门间隙等于零。 ( ) 5.气门座与气门之间的干涉角,是指气门座锥角比气门的锥角略小。( ) 6.排气持续角指排气提前角与排气迟后角之和。 ( ) 7.正时齿轮装配时,必须使正时标记对准。 ( ) 8.四冲程六缸发动机的同名凸轮夹角为120°。 ( ) 9.一般进气门的气门间隙比排气门的间隙略小。 ( ) 10.配气相位中,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进气提前角。 ( ) 11.在任何时侯,发动机同一缸的进排气们都不可能同时开启。 ( ) 12.凸轮轴的轴向窜动可能会使配气相位发生变化。 ( ) 13.摇臂是一个双臂杠杆,为了加工方便,一般摇臂的两臂是等长的。 ( ) 14.气门间隙增大,则进气(或排气)持续角增大。 ( ) 15.通常气门的锥角大,其通气的断面也大, ( ) 三、选真题 1.四冲程发动机转速为2000r/min时,则同一汽缸的进气门在1min内开闭的次数应该是 ( )。

A.2000次 B。100次 C。500次 2.气门间隙过大,发动机共振时( )。

A.气门早开 B。气门迟开 C。不影响气门开启时刻

3.气门的升程取决于( )。

A.凸轮的轮廊 B.凸轮轴的转速 C.汽配相位 4.发动机一般排气的锥角较大,是因为( )。

A.排气门热负荷大 B.排气门头总直径小 C.汽配相位的原因 5.下面选项中凸轮布置型式最适合于高速发动机的是( )。 A.凸轮轴下置式 B.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中置式

6.工作顺序为1-5-3-6-2-4的四冲程直列式发动机,其同名凸轮间的夹角应为( )。 A.120° B.90° C.60° D.180°

7.有的气门在工作中要相对气门座旋转一定角度,其目的在于( )。 A.减少噪音 B.使气门头沿圆周温度均匀 C.增加进气量 8.测量气门导管磨损时,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气门导管的内径可用卡尺测得 B.测量气门导管的头部和底部

C.气门导管内径必须符合规定值 D.气门导管的内径应等于气门杆的外径 四、简答题

1.进、排气门为什么要采用不相等的气门锥角?

2.已知某型号发动机的进气提前角为20°,气门叠开角为39°,进气持续角为156°,排气持续角为249°,画出其配气相位图。 3.采用液力挺柱有哪些优点? 4.发动机配气相位为何要可变? 5.如何调整气门间隙?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