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卷B卷

1. 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 B

A、频分多路复用 B、时分多路复用

C、空分多路复用 D、频分与时分混合多路复用 2. 网络体系结构的含义是 D 。

A.网络的物理组成 B.网络协议

C.网络软件 D.网络分层及协议集合 3. 以太网取_ A__us为争用期的长度。

A.51.2 B.512 C.64 D.9.6 4. 下面IP地址属于B类IP地址的是 A 。

A.130.111.168.1 B.128.108.111.2 C.202.199.1.35 D.294.125.13.110 5. 下述协议中,哪个不是应用层的协议 C 。

A、TELNET B、DNS C、IGMP D、SMTP

6. 在下面的几个协议中,与因特网中收发邮件无关的协议是 D 。

A.SMTP B.POP3 C.IMAP D.SNMP 7. 下面不是运输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 D 。

A、TCP报文段 B、UDP报文 C、用户数据报 D、帧 8. 在Internet中,按 B 地址进行寻址。

A、邮件地址 B、IP地址 C、MAC地址 D、域名

9. 下列设备是一个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属于资源子网的是 C 。 A.交换机 B.路由器 C.服务器 D.中继器

10.因特网地址分配机构为私有网络保留了3组IP地址,以下不属于私有网络地址的是 D 。

A 127.0.0.0—127.255.255.255 B 10.0.0.0—10.255.255.255 C192.168.0.0—192.168.255.255 D 172.16.0.0—172.31.255.255

11.在TCP/IP体系结构中, A 协议实现IP 地址到MAC 地址的转化。

A. ARP B. RARP C. ICMP D. TCP

12.对于RIP协议,可以到达目标网络的跳数(所经过路由器的个数)最多为

《计算机网络》B卷 第1页,共6页

B 。

A. 12 B. 15 C. 16 D. 没有限制 13. Internet中提供端到端的通信的是 A 。

A.应用层 B.运输层 C.网络层 D.网络接口层 14. 10G以太网络中支持的工作模式是 D 。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全双工和半双工 15. 下列关于TCP和UDP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TCP是无连接的,UDP是面向连接的。 B.TCP和UDP都是无连接的。

C.TCP适用于可靠性较差的广域网,UDP适用于可靠性较高的局域网。

D.TCP适用于可靠性较高的局域网,UDP适用于可靠性较差的广域网。

16. 下列技术中 A 可用于提高带宽利用率。

A.滑动窗口技术 B.三次握手技术 C.选择性重发技术 D.确认重发技术 17. 两台主机A和B需要建立以太网的连接,但是2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超过了规定的线缆的最大长度,___D___设备是在OSI的物理层将2台主机互联起来的设备。

A.交换机 B.路由器 C.网桥 D.中继器

18. 若码元速率为2400Baud,采用4比特QAM调制方法,则数据速率是 D 。

A.1600bps B.4800bps C.6400bps D.9600bps

1. 在对等层之间传送的数据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 T )

2. PING是应用层直接使用网络层的ICMP的例子。 ( T )

3.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 T ) 4. 网桥包括:透明网桥和源路由网桥。 ( F ) T

5. 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 F )

《计算机网络》B卷 第2页,共6页

6. 56Kb/s的调制解调器已突破香农的信道极限传输速率。 ( F )

7. 使用集线器和网桥扩展的局域网仍然是一个网络。 ( T )

8. 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都是拥塞控制的标准。 ( T )

9. 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 F )T

10.连接在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在该网内进行通信时使用IP地址。 ( T )F 1. 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1)面向连接的服务是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中止这个连接;而在无连接服务的情况下,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事先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事先进行预定保留。(2)面向连接的服务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保证接收和发送的顺序一致,但不一定保证可靠的服务质量;无连接的服务不保证接收和发送的顺序一致,也不保证可靠的服务质量。

2. 简单说明以下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网际协议,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之一,IP使互联起来的多计算机网络能够进行通信。

ARP:地址转换协议,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

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将物理地址转换成IP地址。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异常情况报告。

得分 评卷人 3.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网卡的作用是什么?

答:网卡实现的功能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上,网卡的作用是将设备连接到各种传输介质上,以此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在数据链路层上,网卡的作用是规定了一个全世界唯一的地址-MAC地址,同时网卡还规定了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

《计算机网络》B卷 第3页,共6页

4. 作为中间系统,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

答: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所在的层次不同。转发器是物理层的中继系统。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中继系统。路由器是网络层的中继系统。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为网关。

5. NAT功能?

NAT功能: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就是将在内部专用网络中使用的内部地址(不可路由),在路由器处替换成合法地址(可路由),从而使内网可以访问外部公共网上资源。

1、下面是一个B类互联网169.127.0.0 ( 掩码为255.255.255.0 )的网络互联结构图,将路由器R1、R2的路由表填写完整。

R1 的路由表 掩码 下一跳地址 《计算机网络》B卷 第4页,共6页

目的网络 169.127.1.0 255.255.255.0 169.127.2.0 255.255.255.0 169.127.3.0 255.255.255.0 169.127.4.0 255.255.255.0 169.127.5.0 255.255.255.0

R2的路由表 目的网络 掩码 下一跳地址 169.127.1.0 255.255.255.0 169.127.2.0 255.255.255.0 169.127.3.0 255.255.255.0 169.127.4.0 255.255.255.0 169.127.5.0 255.255.255.0 答:

R1 的路由表 掩码 目的网络 255.255.255.0 169.127.1.0 255.255.255.0 169.127.2.0 255.255.255.0 169.127.3.0 255.255.255.0 169.127.4.0 255.255.255.0 169.127.5.0 下一跳地址 直接投递 直接投递 169.127.5.3 169.127.5.3 直接投递 掩码 255.255.255.0 255.255.255.0 255.255.255.0 255.255.255.0 255.255.255.0 R2的路由表 目的网络 下一跳地址 169.127.1.0 169.127.5.4 169.127.2.0 169.127.5.4 169.127.3.0 直接投递 169.127.4.0 直接投递 169.127.5.0 直接投递

2、某单位分配到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如果该单位有8000台机器,平均分布在16个不同在地点。请进行子网划分,尽量多划分子网,确定子

《计算机网络》B卷 第5页,共6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