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上两式可得:A?
AF100??2000 F0.05104ff(1?j4)(1?j5)210106.13已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A?。
试分析:为了使放大电路能够稳定工作(即不产生自激振荡), 反馈系数的上限值为多少?
解:根据放大倍数表达式可知,放大电路高频段有三个截止频率分别为
45 fL1?10Hz, fL2?fL3?10Hz
5因为 fL2?fL3?10fL1,所以,在f?fL2?fL3?10Hz 时,A约为60dB ,附加
相移约为-180o,为了使f?fL2?fL3时的20lgAF小于0dB,即不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值条件,反馈系数20lgF的上限值应为-60dB,即F的上限值为10。
6.14以集成运放作为放大电路,引入合适的负反馈,分别达到下列目的,要求画出电路图来。
(1) 实现电流一电压转换电路; (2) 实现电压一电流转换电路
(3) 实现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的电压放大电路; (4) 实现输入电阻低、输出电流稳定的电流放大电路。
解:可实现题目(1) (2) (3) (4)要求的参考电路分别如解图P6.14 (a) (b) (c) (d)所示。
-3
(a) (b)
(c) (d)
解图P6.14
6.15电路如图P6.15所示。
(1)试通过电阻引入合适的交流负反馈,使输入电压uI转换成稳定的输出电流iL; (2)若uI?0~5V时,iL?0~10mA,则反馈电阻RF应取多少?
图P6.15 解图P6.15
解:(1)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通过电阻Rf将三极管的发射极与T2管的栅极连接起来,如解图P6.15 所示。
(2)首先求解F,再根据Af?
1求解Rf。 FFui?R1RfiuF1R1?Rf?R6 ?Aiuf?O? ??iOR1?Rf?R6uIFuiR1Rf代入数据
10?Rf?1.510?1.5?10(mA),所以Rf?18.5k?。 5(V)6.16图P6.16(a)所示放大电路AF的波特图如图(b)所示。
(1)判断该电路是否会产生自激振荡?简述理由。
(2)若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则应采取什么措施消振?要求在图(a)中画出来。 (3)若仅有一个50pF 电容,分别接在三个三极管的基极和地之间均未能消振,则将其接在何处有可能消振?为什么?
(a) (b)
图P6.16
3
解:(1)电路一定会产生自激振荡。因为在f?10Hz时,附加相移为-45o;在f?10Hz4时,附加相移为-135o;在f?10Hz时,附加相移为-225o。因此附加相移为-180o的频率在
5104Hz~105Hz之间,此时AF?0,故一定会产生自激振荡。
(2)可在晶体管T2的基极与地之间加消振电容。(注:方法不唯一)
(3)可在晶体管T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消振电容。因为根据密勒定理,
等效在基极与地之间的电容比实际电容大得多,因此容易消振。
6.17试分析如图P6.17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正反馈(即构成自举电路),如有,则在电路中标出,并简述正反馈起什么作用。设电路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a) (b)
图P6.17
解:图(a)所示电路中通过C2、R3引入了正反馈,作用是提高输入电阻,改善跟随特性。
图(b)所示电路中通过C2、R3引入了正反馈,作用是提高第二级跟随范围,增大放
大倍数,使输出的正方向电压有可能高于电源电压。
6.18在图P6.18所示电路中,已知A 为电流反馈型集成运放,试问:(1)中频电压放大倍数;(2)上限截止频率。
图P6.18 解图P6.18
解:画出图P6.18 所示电路中集成运放的等效电路如解图P6.18 所示。因为ro很小,反相输入端电位为:
Un?Ui?Iiro?Ui
将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替换为教材中图6.7.5 所示电路(参阅P310 ~P311 ) , 可得:Ii?j?CUo 而 Ii?UnUn?UoUn(R?Rf)UoUi(R?Rf)Uo??????j?CUo RRfRRfRfRRfRf ∴ Uo(1?j?RfCRf)?Ui(R?Rf)RRf
RfUo1 即: Au??(1?)?UiR1?j?RfC ∴(1)Au?1?
RfR ;(2)上限截止频率为:fH?1
2?RfC6.19 测试NPN型晶体管穿透电流的电路如图P6.19所示。 (1)电路中引入了哪种反馈?测试晶体管穿透电流的原理是什么? (2)选择合适的R,在Multisim环境下测试晶体管的穿透电流。
图P6.19
解:(1)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图中可见,ICEO?IF??uO。 R(2)由于小功率管的ICEO在μA数量级,R的选择范围应在几百kΩ数量级。
补充1.电路如补图P6.1 所示,试说明电路引入的是共模负反馈,即反馈仅对共模信号起作用。
补图P6.1
解:若uB1?uB2增大,则产生下列过程:
uB1?uB2??uC1?uC2?(uB4?uB5?)?iE4?iE5??uR5?(uB3?)?iC3??uR1?
uC1?uC2?
说明电路对共模信号有负反馈作用。
补充2.电路如补图P6.2所示。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Z作为输入电压,则当R2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UO的调节范围为多少?
补图P6.2
解:UO的调节范围约为
R1?R2?R3R?R2?R3?UZ~1?UZ
R1?R2R1R1?R2?R3R?R2?R3?6V~1?6V R1?R2R1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