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它被分配到整个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是贯穿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它在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中应用最为广泛,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发现数学计算正准确率低是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明显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计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成绩积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培养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的关键时期。我们认为 “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应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提出关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
三、 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找出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及存在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计算
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计算准确性。
3、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灵活使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研究内容:
①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②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六、研究过程:
(一)调查分析,找出错因
为了了解学生的计算现状,我们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通过学生调查问卷、教师座谈会等活动,我们发现了学生出错的原因,并总结分为心里因素和知识因素。 心里因素主要体现在:
1、注意力不集中。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尚未发展成熟,不善于分配注意是小学生注意的特征之一。因此部分学生遇到稍复杂的计算题是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在计算四则混合运算不是抄错数据,就是忘记将暂时不参加运算的部分抄下来,漏一部分计算导致错误。
2、感知不准确不具体。
由于年龄特征的原因,小学生感知事物往往比较笼统、比较粗糙,一时间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表面,而计算题本身又没有太多的具体情节吸引学生注意,显示形式单一,更容易造成学生感知不精细,并且大多数学生在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所获取的表象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相近或相似的数据、符号更容易产生使信息失真,甚至出现数据、符号抄错等低级错误。如,把“+”误作“-”,把“8”写成“3”,把“56”写成“65”,把236× 103抄成236×13,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
3、较强成份因素的思维干扰
如25×4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25×4÷25×4式题,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成25×4÷25×4=100÷100=1。
4、急于求成的心里。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当学生遇到稍复杂的计算题是往往急于求成,缺乏耐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5、学生的厌烦心里。
计算题形式单调、枯燥,千篇一律的练习模式,使学生产生的畏惧、厌烦、抵触心里,完成计算题题目时往往敷衍了事。
(二)知识因素主要体现在 1、基础知识不扎实。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如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不能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