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襄阳三中 樊春潮 陈玉华

近几年的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大部分搜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物结构与离子平衡理论板块与原始化合物之间的综合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计算能力(重点训练平衡常数以及转化率的计算)、语言表述能力(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解读图像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解答此类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仔细审题→弄懂原理→掌握要点→抓住特例→规范答题。

一、综合能力的应用技巧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二综合分析能力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考生能否把总会让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单一模块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考生要把答题化为小题,把综合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降低难度,各个击破。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技巧

盖斯定律主要是利用题中信息求某一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计算时先要确定热化学方程式的组合关系,在确定△H间的计算关系,技巧如下:

1、确定已知方程式的加减:注意观察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与待定的热化学方程式,如果待定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找到且只在该方程式中出现,那么在“=”或“≒”号的同一侧用加法,不同侧用减法。

2、调整化学计量数:如果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要调整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使需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也要作同倍数的变化),从而快速确定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所需要的倍数。

3、注意检查核对:得到计算反应热的关系式后,一定要核对一下所求的反应热是不是与要求的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三、平衡计算的应用技巧

1、平衡常数的应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不变。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处理多次投料的结果比较问题。

2、常用的计算思路:涉及赔偿的计算常利用“三段式”法,要注意几个关系的应用,反应物的c(平)=c(初)-c(转),生成物的c(平)=c(初)+c(转),反应物的c(初)×a(转化率)=反应物c(转),不同物质的c(转)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四、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技巧

1、化学平衡常数(K):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时,既可根据“相同时间内某物质的增加量是否等于减少量”来判断,也可根据相同温度下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来判断:Qc=K,已达平衡;Qc>K,平衡逆向移动;Qc

2、电离平衡常数(Ka):①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温,Ka增大,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②相同条件下,Ka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酸(或碱)的酸性(或碱性)相对越强,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也越大;③多远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a1>Ka2>Ka3。

3、水的离子积常数(Kw):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一切稀溶液。

4、溶度积常数(Ksp):与其他平衡常数一样,Ksp也仅受温度影响。可用Ksp比较结构相似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大小。温度不变时,外界条件的改变可能使沉淀溶解平衡发生移动,但Ksp的数值不变。

五、电解反应式的书写技巧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本质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某个半反应,即氧化反应(负极)或还原反应(正极),因此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首先要找到两对物质:“氧化剂 + ne- →还原产物”“还原剂 — ne- →氧化产物”,然后结合电解质的环境、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电极反应式两边的电荷守恒与原子守恒,确定应该添加的其他粒子,然后再配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