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每个单元知识点整理-全册教案资料

实验步骤:

1.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防止水蒸发,并在水面处做好记号。

3.观察试管中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面下降了。 实验结论: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实验二:研究茎的运输作用 实验材料:一段新鲜的芹菜、烧杯、红色的水 实验步骤:

1.将芹菜的茎浸入烧杯里的红色的水中; 2.观察芹菜的变化;

3.将芹菜的茎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现象:芹菜的茎和叶慢慢变红了。横切面上有明显的红点。

实验结论:茎能运输水分和养分。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知识点整理

1. 蚕的生命是从 蚕卵 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蚕卵是 扁圆形 的,比 芝麻稍微小点。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白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孵化后蚕卵的颜色变成白色。

2.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 温度 和 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写小孔,因为 蚕卵需要呼吸。 3.养蚕小窍门:

①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的把它刷到桑叶上。

②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③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④把小蚕放在通风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4.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从蚁蚕到蚕吐丝经过4 次蜕皮。蚕茧里面还有两层皮,所以蚕的一生一共蜕6次皮。

5. 我们可以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6. 刚从蚕卵里孵出来的蚕我们称为是 蚁蚕。用肉眼看,蚁蚕的身体颜色是褐色的,极细小,且大阔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蚁蚕的脑袋大,身子小,身上有毛。

7. 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8.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9. 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食物、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疾病、光照等。

10.蚕不吃东西,身体发黄发亮是因为(蚕要吐丝了)。吐丝前,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房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11. 观察蚕吐丝的情况

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吐丝前的蚕 亮、变透明 吐丝后的蚕 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蚕怎样吐丝 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其他发现 花费长时间寻找适合做茧的地方

12.蚕蛹的体形粗短,身体呈 纺锤形,分为 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黑色的复眼,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长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环节。胸部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体色呈黄褐色。

比较蚕蛹和蚕的不同点

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蛹呈纺锤形,黄褐色; 不同 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蚕是长圆筒形,清白色 能找到眼睛和足; 身上还有环节。 蛹一般不会动; 它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2对翅 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还有两层皮 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其他发现 蛹的颜色变成了黄褐色。 推测:蛹还会变化蛹还会变化,会变成蚕蛾 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13. 蚕茧:白色、椭圆形、比大拇指粗一些,蚕茧大约重5克,去掉蛹大约重1克。

14. 抽丝要把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15. 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一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