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新苏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x-22+22=64+22 2x=86 x=43 答:小雁塔高43米。 提问:你打算怎样对结果进行检验? 学生独立检验,指名汇报检验方法。 2.完成教材第10页“练一练”。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找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香港青马大桥的长度×16+0.8=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长度),怎样列出方程的,对求出的解有没有检验等。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步骤和依据,以及检验的过程。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7、8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突出要根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列方程。 四、课堂总结 你想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解方程吗?请阅读教材第10页“你知道吗”,并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师生共同小结:学会了列方程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作业 《补》 【教后反思】 单元 第一单元 课题 课型 练习二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五下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9~15题。 1.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c、ax÷b=c的方程,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 教学目标 2.在探索并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提高列形如ax±b=c、ax÷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解形如ax÷b=c的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之前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谁来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完成“练习二”的部分题目。(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解方程20x÷2=360时,第一步需要做什么,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0题。 (1)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S=ah÷2 联系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指名口答。 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板书:1.3x÷2=0.39 (2)让学生观察第二幅图,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后全班交流。板书:3x+18=19.8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1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2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3.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3题。 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在本题中出现了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写设句时要注意什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小亮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 修改调整 指名板演,结合学生的板演情况进行讲评,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4.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4题。 提问:你能看懂这张发票上所提供的信息吗?数量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 同桌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15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练习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今后的解题有什么帮助?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课堂作业 《补》 【教后反思】 单元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课题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五下教科书第13~14页,例9,练一练1、2题。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能列此类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2.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教学重点 列形如ax±bx=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出示颐和园图片)这是颐和园,坐落在我国的首都北京,它是清末皇家园林,为我国的古典园林之首,也是世界著名园林之一。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出示例9的文字部分) 提问: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生共同归纳:已知北京颐和园占地290公顷,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要求颐和园的水面面积和陆地面积大约各有多少公顷。(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继续教学例9。 1.学习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颐和园的水面面积与陆地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了看得更清楚,你有什么好方法?(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教师在黑板上画线段图。 提问:从这幅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是怎样知道的?如果用方程来解,你觉得设哪个量为x比较合适? 同桌讨论后汇报。 用x表示陆地面积,那么怎样表示水面面积?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图上标出来。 学生完成后反馈,教师继续完成板书。 小结:设陆地面积为x公顷,水面面积就可以用3x公顷来表示。 2.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问:根据题中的哪句话可以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修改调整 同桌互相说说。 指名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完成板书: 陆地面积+水面面积=颐和园的占地面积 3.尝试解方程。 提问: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以怎样列方程?请同学们试着列出方程。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方程并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3x=290。 谈话:这个方程与我们之前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之处?你会解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独立解方程。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这个方程的? 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依据及步骤。 小结:我们在解答这个方程时,首先利用乘法分配律将方程化简,变成我们学过的方程,再解答。 4.检验。 提问:如何得知我们解出的这个结果是否正确?你准备怎样检验? 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把x=72.5代入到方程检验,看x+3x是否等于290。 谈话:除了把x的值代入方程进行检验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检验,看水面面积是不是陆地面积的3倍。想一想,按照这样的想法应该怎样检验? 学生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 72.5+217.5=290(公顷) 217.5÷72.5=3 教师小结:解形如ax±bx=c的方程时,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方程化简,变成我们学过的方程,再解答;检验时,可将得数代入原题,也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检验。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适时提示:填出的含有字母的式子要进行化简。 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2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