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背动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足背动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彭红霞 阳丽华 刘学员

(解放军第一八一中心医院干部病房 广西 桂林 541002)

【关键词】血气分析;动脉采血;足背动脉

过去留取血气标本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有桡动脉、股动脉及肱动脉,自2009年1月起至2010年12月在实际动脉采血工作中,我选择足背动脉为采血部位,不仅提高了动脉穿刺的成功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对血管的损伤,现将足背动脉穿刺采血体会总结如下:1 足背动脉的解剖位置

胫前动脉起始后经胫腓骨之间穿行向前,至小腿前部下行,越过踝关节前面至足背动

脉。足背动脉是经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前行。 2

采血前的准备工作

2.1 用物准备 消毒用物、2ml无菌注射器、一次性5.5无菌针头、肝素钠、橡胶塞、一

次性治疗巾。

2.2 病人心理准备 穿刺前向病人解释采血的目的和意义,简明介绍操作步骤,告知病人有轻微疼痛,一般能忍受,进针时不能移动被穿刺的肢体,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 2.3 用2ml注射器连接上一次性5.5号针头,抽取0.5ml肝素钠溶液,然后充分湿润注射器针筒内壁,再排尽肝素钠溶液及针筒内所有气体。 3 操作方法

病人可取卧位或坐位,穿刺点选择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指甲轻轻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穿刺部位(以标记出为中心)和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和中指两指关节以上皮肤,在已消毒的范围内再次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于两指之间,右手持准备好的注射器与动脉走向呈15-40°刺入动脉,穿刺动脉后取动脉血2.0ml后拔针,立即将针头斜面刺入橡胶塞内与空气隔离,并用双手搓揉针管摇匀后及时送检,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部位2-5min。

4 操作注意事项

穿刺操作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紧张情绪,与患者沟通好,免受外界环境和病人家属情绪的影响,平时加强技术训练,争取一针见血,减轻病人痛苦。采血前认真检查采血针筒有无漏气,采血后如有气泡进入注射器,应迅速排出空气,立即插入橡胶塞内,用双手来回搓揉、混匀后立即送检。

5 体会

足背动脉表浅,易于触摸,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压力均低于股动脉,穿刺后即可闭合,足背动脉表浅易于压迫;另外足背动脉无较大的静脉和神经毗邻,几乎没有穿刺损伤静脉或神经的并发症;再者穿刺时选择5.5号针头针尖小,可减少对周围组织、血管壁的损伤,利于血管的自我修复,穿刺后局部渗血量少,止血容易,不易造成皮下血肿,进而缩短了压迫时间,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因危重病人大多数身体所连接管道、治疗和监护用仪器较多,而且一般都集中在上半身,因此会对护士的采血工作带来不便,相反,足背动脉易于暴露穿刺部位,不易受其影响,利于护士的动脉穿刺,所以建议推广应用。但是对于下肢高度水肿,足背有伤口及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它合适的采血部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