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动物科学(温氏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中英文);专业代码

动物科学(温氏班), ( );专业代码: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动物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且具备信息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企业经营管理和领导能力的,能在动物科学专业领域从事教案、科研、企业管理和创业等工作的高素质领军人才。

三、培养规格(即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知识目标:了解动物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技术及发展趋势;了解与养殖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掌握动物资源调查、种畜禽遗传评估、动物繁育体系、饲养与饲料配合、养殖场规划设计、卫生防疫、畜牧企业经营管理、畜产品贸易和开发利用等方法与技术。

()能力目标: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产业经济预测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和自主创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畜牧行业高素质领军人才。

四、主干学科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畜牧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健康养殖与安全生产。

五、专业核心课程

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育种学、饲料学、养猪学、养禽学、草食动物生产学、动物免疫防控技术

1 / 9

六、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标准学制为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结构及毕业要求

本专业教案计划中,课内总学时为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学分,选修课程学分,实践课程学分。

学时 课程类别 学分 总数 学时分配与毕业学选修 分要求 实践 其它实践 动物科学专业毕业要求 选修与实践统计

注:课内总学时必修课总学时选修课总学时实验教案学时;

选修课比例(拓展选修学分小计通识选修课体育创新创业实践温氏综合实训 个性发展(岗前)训练 )总学分* ;

实践课程比例(实践教育学分小计)总学分*

选修课比例 拓展选修课 实验教案 通识特色课 必修 专业必修课 (周) 通识必修课 理论 实验 周数 学时实践 实践环节比例

2 / 9

八、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实现途径 培养标准(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课程设置 其他(如教案方式、技能竞赛) 课堂教案、体验教案 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遵守职业道德的能力 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素养 数学基础知识 物理基础知识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人文素养训练 大学数学、大学数学、数学实验;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Ⅰ、基础化学实验 Ⅱ 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大学英语 动物科学概论、畜牧微生物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动物科学专业基础 胎学、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国内外畜牧业发展前沿 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育种学、饲料动物科学专业技能 课堂教案、课外阅读 课堂教案与实验 课堂教案与实验 课堂教案与实验 标准: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英 化学基础知识 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英语能力 课堂教案 课堂教案 标准:具备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 学、养猪学、养禽学、草食动物生产学、动物免疫实验与实践教案 防控技术。 标准:具备畜牧场规划设计能力 标准:了解动物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技术及发展趋势 家畜环境卫生学、畜牧生态学、畜牧行为学、畜牧机械与设备 动物科学概论、畜牧产业经济、国内外畜牧业发展前沿、畜禽健康养殖与安全生产 课堂教案 课堂教案、专题报告 兽医传染病学、动物检验检疫标准化及兽医法规、 兽医相关能力 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药理学、兽药残留分析、兽课堂教案、实践教案 医兽药法规及兽药生产管理 生物技术相关能力 标准:专业拓展能力 饲料相关能力 基因工程原理、动物细胞与胚胎工程、 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饲料生物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学、饲料添加剂学、发酵工程 畜牧机械与设备、畜禽健康养殖与安全生产、家畜生态学、家畜行为学 领导科学、畜牧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 课堂教案、实践教案 课堂教案、实践教案 畜禽养殖相关能力 经营管理相关能力 标准:具备基本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论文写作能力 课堂教案、实践教案 课堂教案 专题报告、实验、实践教案 阅读外文资料能力 毕业论文、综合实训 3 / 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