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先生关于群文阅读的讲话

崔峦先生关于群文阅读的讲话1

编者按:2015年11月5-6日,全国识字写字联盟成立大会暨小学语文名师新秀高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在美丽且学术氛围浓厚的深圳大学圆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汇聚一堂,积极探讨关于识字写字方面的问题,反响强烈,影响深远。下面是人教社编审,全国小语会名誉理事长,全国识字写字联盟顾问崔峦先生关于群文阅读方面的讲话。

一、群文阅读的地位与作用 “群文”相对于“单篇”而言 “单篇”是“例”,需精读。“群文”是“组”。需略读,浏览。精读:以“例”教法,识字,汉语,举其一;略读,以“广”渐“深”,以“博”渐“专”,反其三。叶老: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是装备,略读是应用;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叶老:“阅读学习的目的,首先在于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重点在于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经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得。”信息时代、快节奏生活,需要在很短时间里吞吐大量信息,并快速处理信息。创新的时代,需要有独立思考、全面、辩证,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有个人观点与创见。拓宽阅读内容,超越教科书,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与质量。“群文阅读”应运而生。

二、群文阅读的文本

是结构化的的几篇,一组文章。是有“关联点的”,不是几篇文章的随意堆砌。所谓“关联点”“议题”可以是多维度,多面性的,追求变动,多样。

1.人文主题。如,亲情、友情、亲人、伟人、环保、传统文化。也可以是“反传统”的。如,“狐狸”-狡猾,奸诈,变得诚实、友善。《走近毛泽东》,《品尝美食,感受文化》。 2.表达观点。如,保护环境。如,编选观点对立的一组文章和对生命的态度。 3.作家。同一作家不同文章。如,老舍文章一组《猫》《母鸡》《走近鲁迅》。不同作家同一题材的文章。如,丰子恺《白鹅》,俄国作家《白天鹅》。 4.文体。童话、神话、古诗、小说(《三国演义》)、经典演讲稿一组。 5.表达方式。如,反复结构的童话;典型的构思方式(《猫》),结尾出人意料的一组小小说。 6.思维训练。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条理性、独创性。(“羊年说羊”)。训练多角度看事。如,“从不同角度看结某一个物”一组。 7.阅读方法。借助图片阅读(绘本);利用统整、比较、联结的方法阅读; 8.作出评价。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如《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物性格作出评价。读“狐狸的故事”,评价狐狸说理由。 9.双主题。这是值得提倡的。 《羊年说羊》:人文-生育文化;语文-训练思维; 《走进三国演义》:人文-不同人物,不同性格;语文-全面评价人物; 《作家笔下的动物》:人文-了解动物特点;表达的情感;语文-构思方式

三、群文阅读的方法、策略

?逼迫老师改掉提问多,分析多,面面俱到,支解课文的病疾。阅读容量大,时间不允许。学生多读、多思、多讨论,教师少问,少讲,少分析。由“教”为中心-“学”为中心,发现,交流,分享,有可能成为课堂上的“新常态”。自读是考验基础,讨论是重点,,发现是亮点。 痛整,比较,联结,整理,是群文阅读的四大策略。

统整-整合信息,抓住要点;比较:每方面比较,分辨异同(内容、语言、写法等) 联结-已知与未知,新知与旧知,文本与生活,生物与想象,此文本与彼文本......

整理-能达成共识的达成共识,该存疑的存疑,该习记的读法、写法强化或练习运用。使学生对此次群文阅读,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收获。

四、群文阅读的课型

基本式:在老师“提示”下自读-围绕“议题”(训练点),讨论、交流-回馈群文相关部分-整理阅读收获(问答式、表述式,汇报式) 可以有一些变式。“比较阅读,点上突破”要把持住。

群文阅读:设证的多角度;文本的选择;训练的多方面;课型的样态-聚焦、分读、分教

五、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1.教科书(单篇教学与群文阅读的关系-主与辅;种子与滋养;点与面。 2.精读、略读与浏览的关系-“举一”与“反三”;学与用;三种技能缺一不可。 3.训练阅读与发展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 4.学读与学写的关系-关注语言,表达方式;阅读方法,习作方法。 5.群文与论整本书,群书的关系-只要适合,都是好的。 总之,希望在扩大阅读量,提升阅读力,发展思维,变化气质,促进读写等方面有重要收获。量变一定会带来质变。群文阅读,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值得研究与实践。 (东南教科所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东南教科所

崔峦老师关于群文阅读的讲话2

本次活动,我们聆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观摩了两节示范课和六节赛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激励思考,达到了预期目的,是群文阅读研究路上一次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专家的报告体现了目前群文阅读研究达到的高度,倪文锦教授全面阐述了群文阅读的背景、本质、功能和实施,林文宝教授介绍了台湾儿童阅读、群文阅读的理论和宝贵经验,祝新华教授介绍了香港群文阅读的实施和评估方法,崔峦老师觉得三位教授的报告有以下价值值得我们关注。 一、群文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创新

(一)三位教授的报告反映了理论研究的深度与高度

1.新在何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打破了阅读教学的思维定势。通过群文阅读,能较快提升阅读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一点是非常非常好的。

2.群文阅读的内容非常宽泛,组织学习的角度多种多样。群文阅读乃至儿童阅读甚至是教科书的阅读,不只是读儿童文学作品。林教授的报告里很强调这一点。所有适合儿童阅读的都可以读;也不只是读连续性文本,纸介读物,还有非连续性文本,视像语言材料。林教授也强调了这一点。

3.群文阅读一定要兴趣为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喜欢阅读是持续阅读的动力。(以最后一节课为例:老师最后问喜欢阅读不?学生说喜欢、难忘。)

4.在实施中,要通过改变阅读方式,来提高效率和质量。一般来说,自读在先,比较思考,讨论交流,实现意义建构。其中充分地自读,小组乃至全班的互动交流,教师的有效指导,

还有多元的评估是实施群文阅读的重要原则。

5.主题阅读和群文阅读之间是什么关系。祝教授认为主题阅读、主题学习和群文阅读是有关联的,一些群文阅读本身就是主题阅读,但在内容上、结构上又宽于、广于主题阅读。 三位教授的报告反映了理论研究的深度与高度。

(二)蒋军晶和李云贵老师的观摩课则体现了实践的高度

1.两位老师的课从实践的角度力图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读什么,怎么指导。他们二位的课努力地体现了这次活动的主旨——创意教学。二位的课都很有创意,体现在:

(1)群文的群的结构、角度新。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句诗》的群文,训练的点打在群诗的阅读与创写上,探索了让诗歌的本身教写诗的技巧,台湾老师《角色性格相对多元与简单概念的深化拓展》,这一组群文的训练点打在培养辩证思维上。大家知道思维的片面、凝固、僵化是通病,训练辩证的思维非常必要,辩证的、正反方向的思维是重要的思维品质,也是重要的方法论。所以说他们二位群文阅读的结构、角度比较新。

(2)他们二位都在努力改变师生关系,改变课程结构,追求自主、生成的课堂。蒋军晶老师的指导策略,大体是比较,思考,发现,李云贵老师指导策略大体是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全面思维。两位老师力求教给学生思考的路径、思维的方法。

2.但两节课未达到崔峦老师理想的高度,这两节课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读得太少。群文阅读要立足于读,学生的读不仅读得要多,不仅是数量多,读的时间要长,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而且要有层次地阅读。

(2)教师的指导要重在引领。说白了就是给孩子搭脚手架,搭梯子,让孩子一步步攀登。从这两节课来看,二位老师的指导办法还不是很多。

(3)个别选文不够理想。比如《涂鸦》这首诗,给孩子思考的空间不大,所以课堂上出现了给诗歌添加结尾始终不恰当的情况。

(三)六节赛课代表了群文阅读研究推广和普及的程度

总的感觉是群文的组合多样,每节课阅读的容量比较大。尽管目标不同,内容各异,但训练的点都相对集中,教学效果也还比较好。不过总的问题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因素还要加强。群文阅读课要更多地考虑语文的因素,更多的落实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对本次活动一些概括,下面再谈几个问题。 二、群文阅读问题的提出和课程的评价 (一)群文阅读问题的提出

群文阅读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呢?首先是我们的阅读教学费时多,收效微,读得少,能力差,大家都不满意,于是提出要大力改进阅读教学。若干年前,崔峦老师就提出要和单纯地分析课文内容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实现得意、得言的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我们还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方法、策略的指导,于是出现了主题阅读学习,出现了阅读教学的单元整组教学、单元整体教学。儿童阅读在很多地区、学校搞得如火如荼,搞得很好。也就是说,一方面抓课内阅读教学的改革,一方面加强儿童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整本书的阅读,进而研究群文阅读。应该说群文阅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课程标准提出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我们要开展儿童阅读,于是儿童阅读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二)对群文阅读的理论探索 什么是群文阅读?崔峦老师觉得,群文阅读是围绕着某种阅读目的,比如获取某方面的信息群,比如为了受到某方面人文的或科学的熏陶,比如要研究某种文体的文章,比如要赏读某一个作家一系列的作品,比如要学习某种阅读策略或者某种文体、文章的表达方法,等等,总之要围绕一个阅读的目的,选择一组相关的文章或多部作品,也可以是整本书,进行功能性地阅读。群文阅读是要有目的,需要实现某种功能,进行功能性地阅读。并且在师生同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