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讲稿)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最能体现五四的时代特色,标志着新诗初期创作的最高成就。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女神》奠定的。但据我所知,现在一般年轻的读者,对郭沫若作品不会有很大的兴趣,评价也不一定高;而另一方面,文学史的评价却很高。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两极阅读现象”。在学习现代文学这门课的过程中,类似的“两极阅读现象”并不罕见,也可能发生在其他作家作品上。我们这里探讨有关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对于理解其他文学史经典也会有所启发。     

    事实上确实存在两种读法:一种是“文学史读法”,注重从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考察作品,确定其特色、价值、影响与地位。当今各种现代文学史著作,几乎都是这样评价郭沫若以及其他经典性的作家作品的。有一种学术界很流行的排座次的说法是“鲁郭茅,巴老曹”,不一定准确,但也可见“文学史读法”对郭沫若的评价甚高。我们讲课,考试,往往也是采用“文学史读法”的结论。偏重从文学史角度的阅读,一般比较专业,也可以说是“专业的读法”。而另一种读法,则是“非专业读法”,一般比较偏重个人的或行时的审美趣味,用平常的话来说,是只看作品本身“好不好读”,有没有“意思”,并不太顾及“历史的链条”。象《女神》这样时代性很强的经典作品,过去的影响极大,文学史的地位很高。但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而今已事过境迁,有了历史的隔膜,无论内容形式都可能比较难于唤起阅读兴趣;加上社会上对郭沫若其人其诗也的确存在某些误解或苛求,也会影响到“非专业阅读”的评价,对郭沫若的评价也就不高。就文学接受而言,无论专业还是非专业,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不好轻易评判高下。然而当今许多专家的研究论文或大学的讲台对郭沫若甚表称许,而一般读者,甚至就是听课的青年学生,却对郭沫若评价偏低,或者不感兴趣。这种明显的“两极阅读现象”,就值得正视和思索。

    

    作为专业的研究,或者在课堂上讲文学史,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消除对于经典的隔膜,特别是象《女神》这样本来时代感特别强,而今已经是“事过境迁”的经典?     

    “文学史读法”或“专业阅读”的评价与一般读者的理解和感觉存在大的差距,也可能是专业评价本身有问题,起码是不能引导和解决一般读者的时代隔膜问题。以往对《女神》的文学史评价,大都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思想内容方面,即考察《女神》如何体现反封建以及改造社会的要求,如何代表了五四的声音,等等。常见的对郭沫若诗歌基本主题的归纳,以及对郭诗中“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都特别注重思想

内容倾向。这种评论在我们的教学中用得很多,的确能抓住时代精神特征,理解作品的内涵价值;但光是这一步,却未必能消除阅读中的隔膜。就是说,现今的读者要真正接受《女神》这样的文学史经典,光是知道主题思想和意义价值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去感觉和理解《女神》产生的时代氛围,以及五四当时普遍的读者接受状态。只有了解郭沫若何以能在五四大受欢迎,《女神》又何以能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史名作,才能在经典的意义上更好地接受《女神》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其实,《女神》是诗,诗是主情的,即使说在思想内容方面提供了什么东西,那也是通过诗人的感觉和想象来表达的,是“诗性的”思想。若论反封建求民主的思想激越深入,五四时期的读者大可不必从《女神》这样的诗中去求觅;而且类似某些论者后来从《女神》中所归纳或引申的那些思想,在五四当年的各种激进的出版物中比比皆是。可见《女神》引起轰动的原因远不止于思想内容。          那么,是否加上形式的因素,就可以对《女神》的经典价值做出完满的解析,并让一般读者也能进入其独特的艺术世界呢?这也不一定。以往许多“专业的读法”都高度评价《女神》形式上的创新,特别指出其在自由体诗的建立上所作出的典范性的贡献,这是有根据的。若要考察新诗形式的流变,“郭式自由诗”自然是重要的一环。五四前夕胡适等人倡导用白话来写诗,突破古典诗词的格式束缚,但如胡适自己所说,初期白话诗并未能脱尽旧体诗的痕迹,虽写作自由,明白如话,诗味却普遍不足。只是到了郭沫若《女神》的出现,诗歌才真正在现代思想情绪的表达和新诗味的追求方面上了一个台阶。但谁也不能否认,富于独创性的《女神》毕竟又还比较粗糙,形式上并不完善。郭沫若开一代诗风,《女神》成了现代自由体诗的发端,然而郭诗那种绝对自由的写法,也给新诗带来散漫的负面影响。后世的读者一般就很难再欣赏郭沫若早期诗歌的那种极端自由的写法与作风。过于散漫的“负面影响”,显然也成了现今一般“非专业阅读”的主要障碍。思想内容加上形式因素的论评,虽然可以自成一说,让人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其文学价值,却仍然未能充分解析《女神》在五四能迅雷闪电般征服整个文坛的原因。现今一般“文学史的读法”都想尽量复原《女神》在当年的精神和影响,但如果目光多限于主题思想和自由体诗形式等方面,缺少历史的现场感,终究也难于感受其巨大而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也就不能将文学史的评价真正融入一般读者的“非专业”阅读感受中。同样,一般读者也是由于事过境迁,而专业的解析又不能补给他们历史的现场感,他们也就难于体验《女神》独特的时代审美内涵,甚至对这样一类经典“敬而远之”,认为只是书本上或课堂上的评价高,其实并不感兴趣。

    

    所以要真正欣赏《女神》,就要了解其独有的不可重复之美,那就应当从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的关系中去寻找历史现场感,理解当年《女神》“热”的成因,而不只是局限于对文本的解析。

这里必须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女神》激发了五四读者的情感与想象力,反过来,五四读者的情绪和想象力又在接受《女神》的过程中重塑《女神》的公众形象;或者说,《女神》是与五四式的阅读风气结合,才最终达至其狂飙突进的艺术胜境的。《女神》独特魅力的产生离不开特定历史氛围下的普遍阅读心态和读者反应。《女神》作为经典,是经由五四时代“公共空间”的传播运作,由诗人郭沫若和众多新进的青年读者所共同完成的。     

    当代的读者读《女神》,如果不是满足于了解一些文学史上通常的定论,诸如思想、诗体之类,而要真正领会其作为经典的涵义和魅力,读懂其时代审美特征,就不能不充分考虑与《女神》同一时代的读者接受状况。

    因此,读《女神》,特别是其中那些最具有五四特点的代表作,最好采用三步的阅读法,即:     第一步直观感受,     第二步设身处地,     第三步名理分析。     

    “文学史读法”往往热衷于“名理分析”,非专业阅读则多是停留在“直观感受”。这“两极”阅读都不大注重还原历史氛围的“设身处地”。而对于象《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不尽量“设身处地”反顾历史现场,消除历史距离带来的隔膜,就难于领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也难于解析其能成为文学史经典的原因。所以,读《女神》最好是把三步阅读贯通和结合起来,这大概也是去除“两极阅读”偏颇的办法。下面不妨做一些阅读的实例。     

    我们可以举《天狗》为例,看看怎样进行“三步阅读”。

    

    大家先读一遍《天狗》。注意暂且抛开一切既有的结论或看法,要完全投入到作品中,努力去获得你自己的第一印象: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