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思考

作者:周顺卿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29期

[摘 要]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的新型产业,其发展水平不仅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更是现代城市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在探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要素条件的基础上,对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要素制约及体制性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政策要点与建议。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经济转型 发展政策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素条件及我国的发展状况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新服务内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新型产业。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移动通信、信息服务;服务于科技研发、创新的生产性服务业,如创意、设计、技术咨询、成果转化、法律、财务等专业化服务;以及用新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形成的新兴服务业,如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现代文化娱乐业、现代旅游业等。进入二十一世纪,其发展形成了“两新四高”的时代特征:新服务领域———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新服务模式———现代服务业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现代服务业还具有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因此,现代服务业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其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可以预见,现代服务业正日益成为控制人力、资本、物资、信息、技术等经济资源,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战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其快速成长必须满足的主要要素条件可归纳如下:一定水平的工业化进程是现代服务业成长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类产业的集聚集群是现代服务业成长的充分条件;发达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成为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政府扶持政策是现代服务业规模发展的保证因素;人才体系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有效发展的关键要素;完善的法治经济与法制体系是现代服务业成长的制度保障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增加值由1980年的966. 4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142918亿元。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所占比重明显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科学技术进步,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技术服务、房地产、文化艺术、租赁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同时,现代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 如金融服务、房地产、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科技综合服务以及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不仅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提供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必要的服务, 而且也为其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提高了就业者的素质, 优化了劳动力就业结构。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增强了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渗透力, 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使城乡居民的收人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且也为居民家庭服务、医疗服务、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住房等消费提供了更多方式和更优质的服务。

我国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①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偏低。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长期滞后于制造业,在许多年份里服务业的年增长率不及GDP的年增长率。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31.3%提高到了2010年的42.6%,不仅远远低于同期美国、德国、日本的水平,而且低于印度、墨西哥、菲律宾等国。② 服务业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金融与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同时,服务业总体规模小,发展层次低,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比较明显,体制、机制创新也相对滞后。③ 市场化程度不足,法治环境薄弱。当前我国服务业市场开放不够,竞争不足,服务业投资在所有制结构上的转换仍然缓慢。在现代服务业的一些行业如邮政、电信、金融、保险、铁路运输等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进入壁垒, 导致居于垄断经营地位的国有服务企业经营机制僵化, 服务价格高昂,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④ 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各类服务支撑体系尚不完善, 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整体水平不高, 各类产前、产后的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制约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 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相当于GDP的18%,而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低于10%。

二、杭州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杭州现代服务业近年来发展得非常迅速,对经济增长和产业优化形成了重要的推动。首先,服务业总量快速增长。2009年,杭州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473.52亿元,同比增长13.9%,占GDP比重48.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GDP增速3.9个百分点,高于工业7.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三产比重超过二产,首次形成了“三二一”产业结构。其中,房地产业和科技服务业增速明显,同比分别增长18.4%和22.7%。

其次,重点行业迅速成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642亿元,增长15%,高于全市GDP增幅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比重达12.6%;大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803.12亿元,同比增长13.6%;金融服务业快速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4284.21亿元,同比增长26%;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3113.3亿元,同比增长30.3%;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良好,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0家(包括2家海外上市企业),发行7笔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基金,累计规模达11亿元;商贸服务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4.93亿元,同比增长15.8%;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引领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主营业务收入1507亿元,软件业务出口额48500万美元;科技服务业持续升温,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26075件、15507件,居省会城市第一;房地产业发展稳定,市区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79.78亿元,同比增长17.2%;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加快,中介服务业增势强劲,社区服务业全面提升。

第三,重点企业加快培育。全市有13家企业入围2009年度国家软件企业百强,有2家企业跻身全国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前十名,已有22家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企业上市。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302家、企业技术中心87家、研发中心79家。10家中介企业进入全市百强服务业榜, 4家中介企业进入全市竞争力百强榜。全市中介服务规模扩大,大企业不断增多,年营业额超亿元的共7家。

第四,重点项目有力推进。2009年杭州市累计完成限额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580.49亿元,同比增长20.8%。服务业投资占总投资的72%,已成为全社会投资的主要领域。阿里巴巴杭州软件生产基地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生产基地、八达物流仓前物流基地、阿里巴巴“淘宝城”等项目稳步推进。

第五,集聚区块加快建设。华东最大综合性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新农都——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开工建设,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金恒德汽配物流中心、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吸引110多家企业进驻,之江文化创意园?凤凰创意国际。大力扶持和培育特色软件园、电子商务园,共认定18个特色软件园(电子商务园)。楼宇经济发展快速并形成杭州特色。

第六,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自从2005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构建“2+8”消费新模式扩大消费需求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措施意见。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等产业都修编了发展规划,制订了新的产业发展意见,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体系。

目前杭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现代服务业比重仍然较小。从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运输邮电业等传统行业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的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的比重不到20%。

第二,服务业企业结构扁平化、分散化,集聚水平低。具有强势品牌、知名品牌和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的服务业企业较少。现代服务业中多数企业处于初创期;新引进的企业又多为分支机构和区域总部,经济贡献仍然有限;传统行业龙头企业中分离出来的现代服务业占比较大,尚未实现成熟的主辅分离经营、做大做强。服务业发展过于分散,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相对滞后。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