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之教育学中的易混淆概念(二)

2015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教育公共基础之教育学中

的易混淆概念(二)

(三)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四)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核心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等。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五)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选择题常考);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制定的理论依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