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验收单范表国家标准

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 工程名称 专业工长 小青砖(黄道砖)面层 验收部位 项目 负责人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分包负责人 / 施工 班组长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地面工程基层、面层所用材项料的品种、质量、规格,各1 目 结构层的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小青砖(黄道砖)规格、色泽1 应统一,厚薄一致不应缺棱掉角,上面应四角通直均为直角。 2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5.1.1条 5.1.11条 面砖块间排列应紧密,色泽均匀,表面平整不应松动。 5.1.11条 一园路、广场地面铺装工程的般3 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项合表5. 1. 14 的规定 目 4 5 5.1.14条 6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C.0.1-46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 工程名称 专业工长 自然块石面层 验收部位 项目 负责人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分包负责人 / 施工 班组长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地面工程基层、面层所用材项料的品种、质量、规格,各1 目 结构层的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铺设区域基底土应预先穷1 实、无沉陷。 铺设用的自然块石应选用具2 有较平坦大面的石块,块体间排列紧密,高度一致,踏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5.1.1条 5.1.12条 5.1.12条 一般项目 面平整,元倾斜、翘动。 园路、广场地面铺装工程的3 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 1. 14 的规定 4 5 5.1.14条 6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C.0.1-47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 工程名称 专业工长 水洗石面层 验收部位 项目 负责人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分包负责人 / 施工 班组长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 主控地面工程基层、面层所用材项料的品种、质量、规格,各1 目 结构层的坡度、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5.1.1条 水洗石铺装的细卵石(混合1 卵石除外)应色泽统一、颗粒大小均匀,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路面的石子表面色泽应清晰2 洁净,不应有水泥浆残留、 5.1.13条 一酸洗液冲洗彻底,不得残留般3 腐蚀痕迹。 项目 园路、广场地面铺装工程的4 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 1. 14 的规定 5 开裂。 5.1.13条 5.1.13条 5.1.14条 6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C.0.1-48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项 工程名称 专业工长 假山、叠石、置石工程 验收部位 项目 负责人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分包负责人 / 施工 班组长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假山叠石的基础工程及主体1 构造应符合设计和安全规定,假山结构和主峰稳定性应符合抗凤、抗震强度要求。 假山地基基础承载力应大于山石总荷载的1. 5 倍;灰土 2 基础应低于地平面 20cm,其5.2.5条 面积应大于假山底面积,外沿宽出 50cm。 假山设在陆地上,应选用 主C20 以上混凝土制作基础;控3 假山设在水中,应选用 C25 5.2.5条 项混凝土或不低于 M7.5 的水目 泥砂浆砌石块制作基础。 假山石拉底施工应做到统筹向背、曲折错落、断续相4 间、连接互咬;拉底石材应坚实、耐压,不得用风化石块做基石。 假山山洞的洞壁凹凸面不得5 影响游人安全,洞内应有采光,不得积水。 假山、叠石、布置临路侧、6 山洞洞顶和洞壁的岩面应圆润,不得带锐角。 主体山石应错缝叠压,纹理统一。叠石或景石放置时, 应注意主面方向,掌握重心。一般1 项目 山体最外侧的峰石底部应灌注1 : 2水泥砂浆。每块叠石的刹石不应少于 4 个受力点,刹石不应外露。每层之间应补缝填陷,并灌 1 : 2 水泥砂浆。 5.2.7条第1款 5.2.7条 第4款 5.2.7条 第5款 5.2.6条 5.2.4条

假山、叠石和景石布置后的石块间缝隙,应先填塞、连接、嵌实,勾缝。句缝应做2 到自然平整、无遗漏。明缝不应超过 2cm 宽,暗缝应凹人石面1. 5cm~2cm,砂浆干燥后色泽应与石料色泽相近。 跌水、山洞的山石长度不应小于 150cm,整块大体量山石应稳定不得倾斜。横向挑出的山石后部配重不小于悬挑重量的2 倍,压脚石应确3 保牢固,粘结材料应满足强度要求。辅助加固构件(银键扣、铁爬钉、铁扁担、各类吊架等)承载力和数量应保证达到山体的结构安全及艺术效果要求,铁件表面应做防锈处理。 登山道的走向应自然,踏步铺设应平整、牢固,高度以 4 14cm~16cm 为宜,除特殊位置外,高度不得大于 25cm,宽度不应小于 30cm。 溪流景石的自然驳岸的布置,应体现溪流的自然感,并与周边环境协调。汀步安5 置应稳固,面平整。设计元要求时,汀步边到边距不应大于 30cm,高差不宜大于 5cm。 壁峰不宜过厚,应采用嵌人墙体为主,与墙体脱离部分应有可靠排水措施。墙体内应预埋铁件钩托石块,保证稳固。 假山、叠石、外形艺术处理5.2.7条第8款 5.2.7条第7款 5.2.7条第6款 5.2.7条第3款 5.2.7条第2款 7 8 应石不宜杂、纹不宜乱、块 5.2.7条第9款 不宜匀、缝不宜多,形态自然完整。 收顶的山石应选用体量较 9 大、轮廓和体态富于特征的 山石。 5.2.8条第1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