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达·芬奇作画 - 教科版

《达·芬奇作画》教学反思

课文故事性很强,生动形象,主要是因为课文选取了达?芬奇生活中最典型的事件,如小时画的怪物画让父亲信以为真,达到拜师学画的目的,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机灵与执著;《最后的晚餐》与《蒙娜丽莎》的绘制都充分表现出达?芬奇一丝不苟“还要做得更好”的态度和取得的艺术成就。另外,课文语言很生动形象,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如对“怪物”的描绘,对达?芬奇绘画改画的描写生动传神等,并且,课文中的议论也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教学效果:课文描述达·芬奇努力学画和画画的事,赞扬了他认真练画的精神,并高度评价了他伟大的艺术成就。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达·芬奇对自己的绘画事业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达·芬奇的成长经历中感受艺术家的崇高品质。形式多样,自读感知。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圈画、思考、批注、交流、汇报、朗读、表达等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诵读领悟,重点研讨。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是为具体说明作者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是天才”服务的。引导他们发现三个事例在内容、写法上的相同点。通过读、议、思、想,让学生领悟到“每个人都是天才”的深刻含义,用具体确凿的事例说明道理。

二、成功之处:这篇课文课题就是课文主要观点,且文章自然段中都暗含了对课题的阐述,道出了从每个人都是天才的过程。于是一开始以题目入手,提问:读了课题,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紧接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语句划下来。课件出示这些句子,提问:这三句话告诉我们怎样每个人都成为天才的?接下来是品读感悟,体会写法。 首先是让学生默读课文小故事,思考:课文中达·芬奇怎样成为天才的?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出示的表格在文中做出批注。再同桌交流,全班汇报交流,填写表格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事例在内容上、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思、议”中领悟到作者列举的事例,让学生懂得写作要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详略有序的安排材料,从而突破了重难点。在学生汇报交流中相机抓住重点词句:“一步步努力”“一路走到今天”等来体会“每个人都是天才”的真正含义就是只要相信自己,经过不断努力,都会有所作为,成为天才人物。

第 1 页

三、不足之处:部分问题价值不高,思考的空间不大。 为了能与学生有完美的对接,设计不是给出一个大的问题,让学生去充分的思考交流。其实大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形成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利于学生完整的思维的发展,真正的做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高年级语文。而课堂上问题过于细碎,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内容,阻碍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四、改进措施: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在教学中为了文章的整体性,我采用了表格法来完成第一部分人物故事的讲述,做到了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包括了达·芬奇原来的本性、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受到鼓励后是如何做的,最后的结果如何,几大环节。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既让学生一目了然,又加强了教学的流程性,课堂很好把控。

第 2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