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地质学家,不当地质匠

要做地质(学)家,不当地质匠

找矿工作,是在广袤的大地上寻找人们所需要的矿产资源,是一项非常艰辛和复杂的科研探索性工作,需要渊博的地质知识、高超的技术和极大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建国以来,在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面临我国矿产资源

的紧缺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越来越多的需求,国家号召地质工作掀起新一轮找矿高潮。但经过几十年的找矿勘查,大部地区特别是中东部地区的露头矿和浅部矿(包括航磁异常)均已勘查得差不多了,欲找到较大价值的新矿床,需要向深部进军,寻找隐伏矿(包括隐蔽矿—难识别矿)或深部矿。欲做好这一找矿工作,不仅需要在找矿方法上进行重大的转变和改革,更要在全体地质人员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上做重大改革和改变。

检阅我国以往的地质找矿工作,因是以露头矿和浅部矿(包括航磁异常)为主,找矿方法比较简单,许多是靠“撞大运、拼工程和沿袭古今采矿者的后尘”的路子来发现或找到矿。找到矿后,又多是用\挖槽子—采样—打钻\这样一个三步曲对其规模、品位和价值进行评价,也即是按照固定的勘探网度机械地对矿床、矿体的品位和长、深、厚进行控制,最后求出储量、提交报告完事。客观地说,这样的找矿法在以露头矿为主的找矿时代是可以取得一定成果的,但认真地思索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找矿工作与其说是找矿,实际上只是勘查,是对已知的矿带、矿化带的规模和价值作出勘查和评价,所用的方法大多是靠按固定的勘查网度来布置和施工各种勘探工程,如槽探、坑探、钻探等。因此说白了,所谓找矿勘探只是在拼工程,正因为如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从上到下,几乎都把地质工作的把主要任务锁定在完成多少实物工作量上,什么千米钻、万米队成了英雄、模范的标志。而很少根据究竟找到和勘探处多少有用的矿产资源作为评判地质工作的成就。正因为这一系列违反客观规律的观念和做法,使得人们对地质找

1

矿工作的性质、内容的认识产生了一些列极大地扭曲,至今得不到纠正,极大影响着当前的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和改进及其成果的取得。

在以寻找隐伏矿为主要对象的今天,如不在找矿思路和方法上做重大改革和转变,首先要认识到,继续沿袭前述三步曲式的找矿工作方法,是行不通和很难取得成效的。作者认为,为适应新的找矿任务和目标,应当将上述三步曲式找矿法改革为用脑子、靠研究来找矿了,也即是用“研究—预测—验证”这样新三步曲来代替上述旧三步曲式找矿法。这个新三步曲找矿法的具体做法和步骤,是在对工作地区内大量有关地质矿产资料进行综合、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对有用矿产成生、分布的规律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床、矿体赋存和分布的具体地点、部位做出推断和预测,最后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地点布置钻孔,进行验证,在验证的结果证实了预测的正确后,再对隐伏的矿床或矿体的具体规模和价值按照勘探网度和各项要求进行勘探,最后提交可供开采设计需要的勘探报告。毋庸置疑,这个新三步曲找矿法的关键和重点是研究,这一点是否作好,是决定预测和验证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为了做好这一步工作,达到欲定的目标,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搜集、掌握大量的有关矿产生成和分布的各种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方面资料、信息,然后要对这些资料、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思索和加工制作。这个思索、加工的过程,又是研究阶段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步。第二是我们广大地质找矿人员不要安心于地质匠的角色,而应当奋起直追,正当一个名符其实的地质找矿专家。因为要做好隐伏矿的研究和预测工作,要求找矿者必须具备全面、深厚的基础地质知识及各种成矿理论知识,掌握各种找矿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同时要充分运用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对所掌握的资料结合地质矿产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周密地思考。只有做好这一步,才能对成矿规律得出接近或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才能对隐伏矿的存在和部位进行较准确地预测。也要求找矿者不仅要下大力气去收集、掌握大量的有关资料和信息,更要肯下工夫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丰富,并

2

且学会用脑子思考问题,有时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只有这样,才能会有预想的结果。具有这样知识、头脑和能力的地质工作者才是当前需要的,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地质找矿专家。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地质人员长期处于前述那些对露头矿和浅部矿进行机械性勘查工作上,养成了只会进行简单和机械性、描述性工作方法和程序上,这样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说穿了,只算得上是地质匠的工作水平,完全不上是个地质学家。这样的地质匠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新一轮找矿需要了。为此,愿在此大声呼吁,地质找矿工作者们,别再继续当地质匠了,努力学习吧,刻苦钻研吧,尽快把自己培养、锻炼成一个真正的地质找矿学家吧。

(纪广俭,2011,10月于北京)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