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人教版新课标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一线教师困惑最多的地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多以命题作文为主,“老、旧、虚、拼”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未能创设有效情境,指导写作方法,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观察意识,对作文缺乏兴趣。

写作心理研究指出: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但在多数情况下,写作时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并不出现于眼前,赖以转化的物质基础其实就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留在人脑中的记忆表象。没有表象,“意”和“文”只是无源之水。不同的“物”在人脑中的表象并不处于相同的水平,同一表象在人脑中也不完全凝固不变,常常会淡漠和遗忘。因此,表象储存的质量如何与作文质量直接相关,有效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

据此,我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是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内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丰富表象。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性情陶冶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创设有效情境,丰富学生表象

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兴趣,提供想象、联想和猜想的空间,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观察和写作。

如我执教的实验作文课《莫比乌斯圈》。上课伊始,我给学生一个难题——怎么让一张白纸从两面变成一面?然后引入莫比乌斯圈。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当学生处在半信半疑时,我们顺其自然地进行实践检验。实验(1)自制一个莫比乌斯圈。将一个长方形纸条ABCD的一端AB固定,另一端DC扭转半周后,把AB和CD粘合在一起,得到的曲面就是莫比乌斯圈。实验(2)将莫比乌斯圈沿中线剪开,把这个圈一分为二。实验前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常理应该会

第 1 页第 1 页

得到两个圈儿,奇怪的是,剪开后竟是变成一个更大的圈。如此类推,当再将大圈再沿中线剪开,又会发生什么奇迹呢???

又如在执教活动作文课《趣“味”无限》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先播放一段汽水广告视频,激发孩子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平常的喝法,集思广益,让孩子们想出更多品尝的方式。然后就是现场品尝汽水,引导学生抓住这种瞬间的感受。创设这种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学生感知,指导学生观察,丰富表象,促进表达。

二、紧扣年段目标,凸显训练重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段的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可见,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进行片段训练。

如我在四年级执教的精品课程课例《赛龙舟》。为了丰富学生体验,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利用国庆假期观看我镇举办的五人龙舟公开赛。在课堂上,我重点让学生针对比赛场面进行片段描写。为了降低难度,我设计了这样的提示语:

比听!

看!

最精彩的还是 该环节从片段着手,紧扣整体规划主题,先整体描写围看观众的热闹场面,再抓住具体人物的细节,点面结合,最后巧用过渡语,突破训练重点。

如果说中年段的习作在学生写话与作文(写作)之间起着过渡、承接的作用,那么高年段的习作重点就应该是提高学生细致描写能力的同时,指导布局谋篇的方法。

在上学期精品课程建设中,我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启示》。该单元中每篇课文都是指导学生布局谋篇的优秀范例。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上

第 2 页第 2 页

台排列《钓鱼的启示》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两篇课文的篇章结构,用五角星代表作者受到的启示,两个小圈分别代表简单的开头和结尾。通过图形排列的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地领悟到本次习作的布局技巧,理清自己文章的写作思路、开头、结尾、精彩片段等。同时,这样的板书设计也为学生后面堂上练笔留下借鉴和模仿的样板。

三、对比学习范文, 开拓学生思路

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两种较明显的观点:一是不该使用范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由表达,使用范文会让的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二是认为应该使用范文,因为小学生还小,自己的积累较少,对事物的认识也少,太宽的范围反而让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我觉得提供范文给学生未尝不可,因为我们是希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暂时的模仿是为了更切实的发展。再者,如果我们能提供一些同类的“范文”进行对比学习那就更好了,因为这样既能防止思维受限的毛病,也能开拓学生的思路。

如我在一次习作课上指导学生为学校写一份解说词。我出示了六张校园照片:植物园、快乐园地、大操场、棋苑、优秀学子以及老师自己。学生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此类题材的训练,如何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呢?这时候,我出示了两个片段,进行对比学习:

片段一:东方小学的整个操场铺着人工草坪,四季常绿,操场边还种了一些花草树木,真美啊!我们经常在操场上快乐的活动和玩耍。

片段二:这是东方小学的大操场。整个操场铺着人工草坪,四季常绿,让人心旷神怡。操场边还种了一些花草树木,特别是两棵高大挺拔的罗汉松,想守卫校园的卫士,更像一位舞蹈家,伴着风儿,献上最美的舞蹈。大操场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我们在操场上举行运动会;我们在操场上踢足球,每次足球踢上天,我们的快乐也飞上了天。

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下,学生领悟到要把一张静止的照片写活需要联系活动、展开想象。他们触类旁通,兴趣盎然地选择其中一张照片写了起来。

第 3 页第 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