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作文主题分类审题训练

2017届高考作文主题分类审题训练 文化类

(一)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鉴于国内油价不断上涨,国家决定成立新的产油企业以打破垄断遏制油价。现在共有四家成品油生产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地沟油。” 这是风靡荧屏、网络的“周立波语录”。语录主题分散、重心游移,“没有风格,只剩腔调”,“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这些靠庞大的幕后团队由网上流行的“段子”整合而成的语录,却因聚集当下周遭社会、生活、情感的一切“桥段”——调侃、恶搞、社会情绪、人间乱象、流言飞语、流行时尚、恶性事件而迅速“走红”。 【审题提示】

这是一则现象类的新材料作文,需要对材料中提及的“周立波语录”迅速走红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要注意的是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语录主题分散、重心游移”,“聚集当下周遭社会、生活、情感的一切‘桥段’——调侃、恶搞、社会情绪、人间乱象、流言飞语、流行时尚、恶性事件”。可联系类似的现象,探究此类现象产生的根源、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素材链接】

1、作文材料源自于2011年5月7日《人民日报》李舫的文章《从“娱乐至死”到“愚乐至死” ——“文化批评,我拿什么拯救你”》。 2、“周立波语录”代表的是一种文化批评,而文化批评水准的高低,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观照、文化反思、文化发展的能力。 3、这一现象的产生与科技的高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个个都是通讯社,人人都有麦克风”,科技的高度发展改变了信息的发布方式,让每个人平等地拥有了发布信息的权力,其中有一种不正常的倾向,就是某些文化批评不是以追求真理为目的,而是更多围绕某种需要而展开。一极是过度吹捧,一极是一味谩骂。过度吹捧,毫无疑问不足取。一味地谩骂,把批评等同于骂,打冷枪、出冷拳、打群架,同样有巨大的危害。

4、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认为“现在文化不仅表现为一种热热闹闹的浅层化,还存在着明显的文化被滥用的情况。当任何东西都可以冠上文化的时候,实际上,文化被消解得差不多了。”

5、当失语、乱语成为常态,评论也就逐渐失去了自身的独立品格,甚至“受雇”于商业利益,为人吆喝,变相炒作,抢夺眼球,制造卖点,文化不再是尊严的存在。 6、要警惕“群体盲思”和“信息茧房”。如果信息聚合和文化判断失当,人们很快就会失去理性,人群很快就会变为暴徒。

7、在一个信息超负荷的时代里,人们对信息的随波逐流很容易使自己退回到信息封锁时代的偏见。

8、文化批评存在的价值在于它更关注人性、关注当下、关注实践,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判断和意义识别,关注文化工业、文化市场、大众文化以及中国现代化模式,这些标志着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的重新凸显,标志着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

9、人类文化上的每一小步,都是通向自由的一大步。历史上文化的昌盛也总是伴随着批评的活跃。文化兴盛,则言路畅通,批评健康的时代一定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与往昔相比,文化批评今天有了一个更宽容的空间,如何不辜负这个空间,主动维护文化和批评的纯净,主动抵制人情的诱惑、商业的诱惑、名利的诱惑,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0、积极健康的文化批评的价值在于,批评家们不应仅仅徜徉于文化舞台的聚光灯下,更应

该跋涉于文化思想的边界、人类精神的顶峰。

11、今天的时代是文化走向繁荣和发展的时代,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对批评家的约束越严格、他们的自律性越高,就说明他们需要担负的文化责任越重大。

12、批评家应该通过跟文化作品、文化产品、文化环境的相互砥砺、相互应对和相互磨合,规范文化批评的法则和样式,预言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路向。

(二)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一: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对师生们的即兴演讲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材料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大门上的横幅上这样写道: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 【审题提示】

这是一篇多则材料构成的新材料作文,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有着不同的深刻内涵,现在将两则材料放在一起,是希望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揭示两则材料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 温家宝的话告诉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与这个民族有一些仰望和关注天空,即能够放眼世界、瞩目未来、有远大理想的人密切相关。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大门上横幅中的“活”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活着,就意味着文化和历史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没有创新、没有发展,那样的文化是没有生命的,如同死了一般,如果这样,那么以文化和历史为支撑的国家也将不复存在。

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关心国家命运,继承、创造、发展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这样国家、这样的民族才能坚实和牢固地立足于世界,并与世界一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素材链接】

1、温家宝在上海对同济大学学生即席演讲时,他先引用一句哲言(黑格尔):“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然后深情地说:“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的人。”这席话,语重心长,令人感奋。

2、仰望和关注天空,就是要不局限和拘泥于个人或本民族的一己私利、一席之地。个人或单个民族与所处的世界总是相辅相成的,既是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在世界中发挥着积极和能动作用。要与世界和谐相处、携手共进,任何时候,就不能仅是关注、凝视鼻子底下的那么一小点、脚下的那么一小块。只有心胸开阔、目光远大,才是世界所共同崇尚和尊敬的。

3、文化部前任部长孙家正有一句名言:“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 4、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远没能达到这个境界,没有与我们的物质产品一路同行。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消费者;发达国家是文化消费的引领者,发展中国家更多是扮演追随者。因此,在文化建设领域,我们面临着从世界市场走向世界工厂、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双重任务。

5、我们有长城、运河、兵马俑,举世闻名;我们还有京剧、昆曲和越剧,有口皆碑。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这首先是祖宗的光荣,其次才是后人的骄傲。假如不能创造出同样灿烂的当代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有可能中断,变成一种博物馆的文化。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历史,赢得时代;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大众,赢得世界。 人生类

(三)约翰?堂恩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对此材料你有何想法?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审题提示】

立意角度:可以强调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可以突出公民的责任感、普世意识。

对“最坚固的岛屿”的定义要明晰,然后阐明“成为大陆的一部分”的内涵,即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可联系现实生活中过分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联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来辩证分析;也可联系日本地震后有网友叫嚣“日本遭天谴”的谬论,指明日本的地震实质是全世界的灾难。 (四)“抑”是“向下压,压制”,也可以指一种抑制状态;“扬”是“高举,往上升”,也可以指一种昂举状态。音乐有抑扬,文章有抑扬,自然万物有抑扬,社会百态有抑扬,人生有抑扬?? 关于“抑扬”,你有什么经历和见闻?有什么感受和体验?有什么感悟和见解?请根据上述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审题提示】

这是一个关系型的材料作文,首先要理解“抑”与“扬”的含义,材料第一段实际上已经有所交代。问题是这种阐释对考生而言是抽象的。考生必须把它具体化:把道理与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感受和体验”“感悟和见解”联系起来。这是作文立意的核心所在。比如,社会要和谐发展,总是要惩恶扬善,总是要打击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自然界花开花落,春荣冬枯,丽日晴空与雨雪霏霏,无不渗透着某种“抑扬”哲学;人生也是一样,有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有情志受挫的时候,对学生而言;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要求学校的规定很多情况下是“抑制”性的,也会与内心里张扬个性的愿望发生矛盾,所以人生就是正确处理抑扬面对抑扬的过程。从健康的角度将,人不能长时间处于被压抑被抑制的状态,也不能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的高潮状态,而应该张弛有度,抑扬有律。 教育类

(五)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立意参考】

1.儿子角度(关键词:自知、适合自己、坚持自己的做法、亲身体验)

与儿子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本次作文立意的关键句。审题的核心要素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当然,对于表现出不健康思想的文章,即使紧扣“自己”这一角度,教师也要从严扣分。从另一个角度看,材料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他人与外物的角度,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辩证思维的空间。 解读此关键语句,可有以下立意: (1)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2)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3)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4)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被尊重;(5)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法;(6)人生如人穿袜子,苦乐自知;(7)别人只是观众;(8)快乐的感受因人而异;(9)实践出真知,行不行要靠亲身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0)人要根据需要去控制物,而不能成为物的奴隶。(物的价值在为人所用,而非为了好看。)

2.父亲角度(关键词:别人的感受、合乎习惯常规、站在孩子的角度) 与父亲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父亲想引导孩子照常规穿袜,孩子却不听从,父亲生气也是人之常情。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