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组号: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12分)

差使( ) 簌簌( ) 踌躇( ) 迂( ) 拭( ) 箸( ) 2.下列加着重好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婆娑(suō) 主宰(zǎi) 倔强 (juè) 潜滋暗长(qián) ....B.开垦(kěn) 倦怠(dài) 虬枝(qiú) 无边无垠(yíng) ....C.锤炼(chuí) 秀颀(qí) 外壳(qiào) 恹恹欲睡(yàn) ....D.毡子(zhān) 旁逸(yì) 泛出(fàn) 坦荡如砥(dǐ)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8分) (1)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

(2)密匝匝( )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3)苗族女孩子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 )一声。 ..(4)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 )投莲花池而死。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狼籍 典质 赋闲 勾留 B.警醒 颓唐 锁屑 交卸 C.游逛 蹒跚 晶莹 惨淡 D.嘱咐 珊栏 马褂 惦记

5.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不折..不挠的不竭动力。 ..

第1页 共5页

B.王稼祥从间接的渠道了解到朱仲丽的家世、学识修养、道德操守后,对朱仲丽的好感已经潜滋..暗长了。 ..

C.现在,日月光华,坦荡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D.文章写到这个份上,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帖,无处不耐人寻味。 ....6.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B.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C.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 D.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7.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6分)

例句:茂盛的梧桐,用它执着的精神开拓出一片磅礴的力量。 仿句①: 。 仿句②: 。 8.仿照画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4分)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青春的田野上;它如莲花,绽放在六月碧绿的荷塘里;它如桂花,绽放在八月金黄的稻田边;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仿写:

9.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到2020年4月,应用于移动通信芯片的国产自主卫星导航IP核数量近1 800万左右。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C.“实践十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和回收,将极大提高我国微重力科学及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水平。

第2页 共5页

D.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安全常识等方式,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因而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而父爱则完全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是教育孩子,给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的几年里,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③②⑤①④ B.④⑤③②① C.④①⑤③② D.④③②①⑤

11.学习了本课后,大家都很向往云南的风景,所以你班开展了以“魅力云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云南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5分)

(2)云南以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请你选择一处景点,查阅相关资料,写一段导游词。(7分)

(3)据云南部分景点工作人员反映,不少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致使一些名胜古迹、公共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对于游客的这种不文明行为,请你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8分)

翠湖留下的心影

张长

第3页 共5页

①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亭台楼阁,曲水回廊,树影婆娑,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据清人倪蜕《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当年定是“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一片沼泽,出水成河,名“洗马河”。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将其改名为“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高处望去,树木几乎覆盖了全部亭台楼阁,只是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还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尖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水月轩” 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的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廊,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最有气势的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那一片“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

第4页 共5页

雨鱼儿出”,“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1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百家争鸣”的含义。(5分)

12.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5分)

13.文中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有何用意?(6分)

14.作者先回忆了《翠湖心影》中描写的翠湖景象,然后描写了现实中的翠湖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15.请展开想象,描绘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10分)

第5页 共5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