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作者:杨艳艳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8年第17期

什么是依恋关系?

孩子长大以后,必然会身处复杂的人际社会中,必然面临交友、婚恋等人际关系。孩子与他人在一起时的感觉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样是从小习得的,小到从零岁就开始的、与母亲(或其他重要养育人)的依恋关系。

英国的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50年代首先提出了“依恋理论”,他观察的是0-1岁的婴儿与母亲的关系。现在,依恋理论不仅得到证实,而且相关研究已经拓展到0-3岁,0-6岁,与母亲的依恋之外,与父亲的依恋,以及成年人的依恋关系等相关课题和领域。

人类后期的人际关系模式,一定程度上受儿童期或者是婴儿期的不安全依恋关系影响。我们自然都希望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这完全取决于家长,尤其是妈妈,给予了孩子什么样的养育方式,什么样的爱。归纳起来,妈妈只要做到三点就可以了:1.足够的靠近;2.主动的关注;3.及时的回应。

足够的靠近是指真实的身体的靠近。对于婴儿来说,就是是否有足够的抱持和抚摸等身体的接触;对于会走路的幼儿来说,就是母亲是否在视线范围内。在母腹中时,胎儿泡在羊水里,被胎盘紧紧地包裹着,听着母亲的心跳。当他突然降生到这个世界,一切全都极大地改变了,尤其是环境的巨变。为了让婴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我们最好能尽量模拟其原来的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裹好,保证一定的温度,紧紧地抱着他。

英国米里亚姆·斯托帕德(Miriam Stoppard)博士的《新编孕产指南》里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证明,暖箱未必是最好的对早产儿的保护,医生建议,最好为早产儿准备一间不那么明亮的房间,母亲只穿宽松的浴衣或睡袍坐在躺椅上,脱去早产儿的衣服,面对面地将他搂抱着放在母亲胸前,然后再裹紧母亲的浴衣或睡袍。这样护理下的早产儿,之后的存活率、神经发育程度与健康程度,都比在暖箱中长大的早产儿要好很多!

几个月后,当婴儿不需要那么多的身体接触后,足够的靠近是指妈妈与孩子的距离,是不是孩子转头间眼睛能看得到,是不是妈妈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在孩子左右。只要能够见到妈妈,孩子就明白世界没有变化,或者有变化也不怕,孩子才会感觉到安全。“给予足够的关注”是指情感上的关照。妈妈的注意力是否在孩子身上?妈妈的眼睛是否总在看着孩子?妈妈是否不等婴儿发出信号就去检查他是否饿了?是否渴了?是否困了?是否该换尿布了?是否想从别的角度看看周围的世界了?有的妈妈虽然大部分时间与婴儿在一起,但是她忙着自己的事,也许是家务、也许是工作、也许是上网或者与他人聊天等。这样的妈妈虽然与孩子在一起,但是没有给予孩子关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及时的回应是母亲与孩子在想法和行动上的互动。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开始寻求与母亲、与这个世界的交流了,例如哭、蹬腿、摇头和十几天后才会的微笑。可惜,他的这些信号太简单,要让母亲明白他的意思,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此时的交流也未必需要那么准确,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一是及时,二是反应。孩子发出的信号无论多么简单、多么模糊,母亲是否接收到了这些信号并做出了反应?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进行?

在孩子还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时,最忌讳母亲自以为是地代替孩子决定他的想法和意愿。好的母亲会猜:宝宝哭了,是不喜欢这个奶的味道?是不饿不想吃?是奶的温度不合适?还是宝宝的肚子不舒服?逐渐地,孩子学会区分这些不同的感觉,也学会了对这些不同的感觉有不同的表达。在这种反馈和互动中,孩子感受到了被理解与被尊重,感受到了“我”的存在和“我”的不同,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和交往。

如果孩子能够持续得到足够的靠近、主动的关注和及时的回应,孩子与母亲之间就会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孩子会感到安全、爱和自信,也会尊重和信任他人。打下了这样的基础后,孩子终其一生会不断建立新的不同的依恋,即因人而异的新的不同的人际关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