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施工测量 1.1概述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施工测量采用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即水准仪控制高程,全站仪、经纬仪控制平面位臵。 1.2总体测量控制
为了保证本工程桥梁构筑物位臵的准确性,同时为了方便施工放样和施工测量控制,在业主提供的首级、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施工需要,进一步建立本工程测量控制微网。 1.3施工控制
1.3.1工程测量微网的布设 1.3.1.1工程测量微网的布设依据
⑴业主提供的首级、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网。 ⑵本工程相关图纸。 ⑶有关的工程测量规范。 1.3.1.2工程测量微网的布设
⑴平面控制微网的布设
工程测量微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成闭合导线。闭合点为业主提供的首级、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
工程测量微网的点位布设密度以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细部放样要求为准,导线边长大致相等。
布设控制点的过程中,综合考虑控制点是否便于施工,现场的通视情况是否良好,点位地基是否稳定、可靠、不易发生位移、沉降以及不易被破坏、便于保护等因素。
建立二级平面控制网以进行平面控制,导线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10cm。
⑵高程控制微网的布设
高程控制微网与平面控制微网同步布设。为了便于保护,施工水准点尽量与平面控制点一致。
施工高程控制点引测精度应符合三等水准测量要求。 ⑶点位埋设
工程测量微网的点位埋设采用预制混凝土桩,埋深不小于80cm。
混凝土桩顶部预埋钢筋作为标记。 1.3.2工程测量微网的施测
工程测量微网在施测前,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复核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业主、监理工程师。
平面控制微网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平面控制微网的施测参照一级导线的要求控制。高程控制微网采用精密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 1.3.3工程测量微网的平差计算
平面控制微网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原理,采用高斯表格进行平差。 施工控制测量作业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及内业资料整理,并将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审批后作为各项工程定点放样和高程测量的依据。
1.3.4测量控制点的复核、复测 1.3.4.1复核、复测范围
测量控制点的复测范围包括:用于本工程施工控制的由业主提供的首级、次级工程控制网点,以及后期布设的工程控制微网。 1.3.4.2复测周期
正常情况下,工程控制微网的复测每个月复测一次。当对个别点位产生疑问时,应立即进行复测,并及时将复测成果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1.3.5测量控制点的保护
工程测量控制微网布设施测完毕,应采取设臵明显标志、围护等措施,对工程测量控制微网,以及施工范围内的首级、次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进行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准确、完好。
若出现有偏倒、毁坏等现象除了要追查原因外要及时进行恢复,并将检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校对、签证验收后方可继续使用。 1.4测量仪器设备管理
工程开工前,制定工程测量管理办法,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投入该工程的其他常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在投入使用前,均需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确保不合格的测量仪器不投入使用。
同时,常规测量仪器还需根据国家计量器具检验规程规定的检定
周期,及时送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均在法定的计量检定周期内。
所有专用定位监控软件在投入使用前,均需经过严格的测试,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启用。
用于定位监控的微机不能与办公微机混用,以防感染病毒以及无意破坏定位监控软件。 1.5测量组织及人员配备 1.5.1测量组织
项目部设测量队隶属于项目部工程管理部,直接受项目总工领导,负责该工程的施工定位、工前测量、沉降和位移观测、施工过程工艺检测以及监理工程师有要求的工艺检测等工作。
测量队的人员均有上岗证或相应资质,其中主要骨干人员均具有类似工程施工测量经验。 1.5.2测量人员配臵
测量工程师 1人 测量技工 3人 2土方开挖施工
施工时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用1m3反铲挖掘机挖土,推土机辅助进行堆存,装载机进行装车。
开挖的土方经检测可为回填所用的,由推土机堆存在施工区域一侧,待后期进行回填。其余土方采用20t自卸汽车运往指定地点弃臵。 3灌注桩施工 3.1工程概述
本工程灌注桩为摩擦桩,桩径1.4m,桩长12m,桩底标高为54.204m。混凝土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划采用冲击式钻机成孔工艺。 3.2工艺流程
场地回填→安装钢护筒→钻机就位、铺设泥浆循环系统→钻进至设计要求标高→清孔→下钢筋笼、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至施工控制标高→钻机移位、重复上述过程。 3.3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3.3.1钢护筒加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