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2物理押题卷物理试题(解析版)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押题卷(全国Ⅱ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时间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 B.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

C. 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D. 甲球先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答案】B

【解析】根据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释放瞬间甲、乙两球加速度一样大,故A错误;最终两球都匀速下落,由平衡条件得:m1g=kv1,m2g=kv2,可求

,由图知v1大于v2,所以m1大于m2,即甲球质

量大于乙球,故B正确;由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t0时间内甲球下落的高度高,故C错误;由图象可知甲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2.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已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 6.44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 12.10eV 的光子而被激发

金戈铁骑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B. 用能量为 12.50eV 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一定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C. 一群处于 n=4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 3种谱线

D. 用 n=4能级跃迁到 n=1能级辐射的光子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6.31eV 【答案】D

【解析】(-13.6eV)+(12.1eV)=1.50eV不等于任何能级差,所以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能量为 12.1eV 的光子不能被激发,故A错误;12.5eV大于1、2和1、3之间的能级差,则用能量为 12.5eV 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故B错误;一群处于 n=4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

种谱线,故C错误;从 n=4能级跃迁到 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85eV)-(-13.6eV)

=12.75eV,则用它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12.75eV-6.44eV=6.31eV,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3. 如图所示,有一矩形线框的面积为S,匝数为N,内阻不计,绕OO轴在水平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矩形线框通过滑环接一理想变压器,滑动触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副线框接有可调电阻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矩形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B. 图示位置线框产生的电动势最大,通过的磁通量也最大 C. 当P位置向上移动、R不变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D. 当P位置不动、R减小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C

【解析】从垂直于中性面时开始计时,矩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NBSωcosωt,故A错误;图示位置线框产生的电动势最大,通过的磁通量为零,选项B错误;当P位置向上移动、R不变时,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输出电压变大,故电流变大,功率变大,故输入电流也变大,故电流表读数变大,故C正确;交流发电机内电阻不计,故变压器输入电压不变,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当P位置不动,R增大时,电压表读数不变,仍然等于发电机的电动势,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明确交流电的四值、理想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功率关系,注意电表的读数是有效值;写瞬时值表达式时要注意线圈转动的起始位置.

4. 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升空后,先在近地轨道上以线速度v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若

金戈铁骑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v′∶v=B. v′∶v=

C. g′∶g=4∶1 D. g′∶g=10∶7 【答案】A

【解析】探测器绕地球表面运行和绕火星表面运行都是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M为中心体质量,R为中心体半径,质量

,联立可得:

所以探测器绕地球表面运行和绕火星表面运行线速度大小之比为:,故A正确,B

错误;在星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故C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解得:,所以:,

5. 如图所示,虚线框MNQP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是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它们从PQ边上的中点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图中画出了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 )

A. 粒子a带负电,粒子b、c带正电 B. 粒子c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C. 粒子c在磁场中的加速度最大 D. 粒子c在磁场中的速度最大 【答案】B

【解析】A项:根据左手定则可知α粒子带正电,b、c粒子带负电,所以选项A错误;

金戈铁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