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庄重)。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 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 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 炙热:________
(3)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描写的。
(4)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直线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少于30字) 【答案】 (1)庄重;凌乱;漠然
(2)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 (3)神态;外貌;动作;语言
(4)“母亲在烈日下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感动原因:母亲此时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因此,她强忍着干渴,也不离开半步。
(5)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孩子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守望的是孩子能早日凯旋,守望的是孩子能有一个辉煌、灿烂的前程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
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庄重:严肃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凝重:沉重;沉稳庄重。凌乱:杂乱而无条理,多用于细碎的,零散的东西。杂乱:因多而乱,可用于声音、局面。漠然:冷淡地对待,不关心。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2)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4)写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写出感动的理由。
(5)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庄重;凌乱;漠然
(2)守望:指母亲坚持站在烈日下看守、瞭望孩子 炙热:指当时的天气像火烧烤一样的热。 (3)神态、外貌、动作、语言
(4)“母亲在烈日下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感动原因:母亲此时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因此,她强忍着干渴,也不离开半步。
(5)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孩子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守望的是孩子能早日凯旋,守望的是孩子能有一个辉煌、灿烂的前程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3)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答案不唯一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但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成和勤奋成就了他的金天。母亲因此而骄做,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催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
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他把母爱比作________。 (2)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________。
(3)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4)说说“母亲美丽的梦”是什么? (5)短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 【答案】 (1)一根穿针线;
(2)表明省略的话 ;
(3)和母亲交流感情等。
(4)教会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5)事情的发展顺序。
【解析】【分析】(1)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2)省略号的作用:①表明省略的话 ②列举的省略 ③表明说话断断续续。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3)、(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来判断。
故答案为:(1)一根穿针线; (2)表明省略的话 ; (3)和母亲交流感情等。 (4)教会儿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5)事情的发展顺序。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