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复习题

第十八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

1、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美丽的含义是什么?

答:“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美丽的含义:美丽不仅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2、本课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 3、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

4、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个句子采用“从……变成……”的句式,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了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5、居里夫人是波兰物理学家,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女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给予她高度的评价: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第19课《千年圆梦在今朝》

1、我国明代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2、本文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的观点,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课文列举了三个事例:一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二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三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2、写作特色:引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首尾呼应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仔细观察、不断发问,“!”不断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真理。 这样写的好处: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善于学习的人,能从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4)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的意思: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记叙文)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另外,本文采用了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1、回顾. 拓展五《日积月累》中近义词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标新立异—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舍本逐末”讲的是战国时期,齐王派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赵威后不先问候齐王,反倒先问起庄稼的事。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卷20

⒈(《难忘的启蒙》是一篇( )老师的文章。作者( )。文章重点回忆了①( )、②老师对( )、③( )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 )和( )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

启蒙老师的( )、( )和( )。课文是( )“我”对启蒙老师的①感激和怀念对启蒙老师的②回忆③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这样的顺序写的,其中回忆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 )。“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的启蒙教育是

( ),( ),( ),( )。课文中“宽”指的是( ),“严”指的是( ),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因为老师们有( )和( )的教学态度。

卷21

2.《老师领进门》是( )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老师领进门》)是回忆老师的( )和对学生的( )。这是一篇(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 ),在心田里播下了( )的种子,表达作者( )老师,( )老师,对老师深深的( )之情。文章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叙述,表达出对田老师深深的( )。文章( )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我们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文末的

“( );( )”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 ),( )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

卷23

⒌《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 )作家黄蓓佳。(《作文上的红双圈》)是难忘当年老师对自己的鼓励文中提到的《 》一文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 )和( ),至此以后( )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 )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lǐ chéng bēi ),而老师的( )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