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题开题报告

遂宁市教育局立项课题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盯住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创造和自学的能力,是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所谓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相对于教材、课文而言,就是学生利用学习教材以外的时间,去阅读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它是学生自主地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它是为需要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它关注的是阅读材料的内容而不是其形式。它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 (2)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3)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4)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亿6

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虽然明确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因此很难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而且随着教改的深入,原先课内阅读教学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不少教师通常把阅读教育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不是学会读书。在教学中习惯用支离破碎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当然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近、热爱之情,使很多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

综合以上的情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书润童年——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是我们本课题研究的核

心理念。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预期目标

1、制定各年段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推荐书目及推荐说明。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尊重小学生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自由发展,建立多样化的阅读情感交流模式。

4、初步建立一个注重动态过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星级评估体系。 5、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研究内容

我们采取多层次、多侧面的系统综合研究,着重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家庭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着力构建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操作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

我们发现,专家和老师所推荐的好书学生未必喜欢,家长为学生购置的书籍常被束之高阁,原因何在?学生不喜欢!了解学生阅读兴趣何在是开展

有效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清楚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开展高效课外阅读的基础。

2、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研究

(1)在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基础上选择阅读内容,列出必读书和推荐书。

(2)学生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学会选择,是学习与生活的必备能力。教会学生选择,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给学习定向——价值取向与个性发展方向,着重培养如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①辨别阅读内容的是非,培养学生自觉抵制虚伪丑恶的能力。 ②辨别阅读内容的优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培养学生把握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 ④选择阅读的重点,培养学生果断筛选,提炼重点的能力。 3、小学生课外阅读途径的研究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各门课程,获得终身发展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但据统计,中国孩子的阅读量仅为欧美孩子的1/8,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急需拓宽阅读渠道,更新阅读途径,丰富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量。

(1)扩大课外阅读的阵地。

①立足课堂向课外拓展。语文阅读课上,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补充与教材主题相一致的课外阅读材料。

②充分利用图书馆、教学网络等资源,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广阔天地。 ③增设班级图书角,定期举办“换书节”, 引导学生交换自己的课外读物,在交流互动中进行阅读分享,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提高阅读量。

(2)丰富课外阅读的方式。 ①学生自读

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对话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自悟、体验,相互交流,指导并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以纠正知识灌输和理性分析式的语言阅读教学的缺损。注重学习效果,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②师生共读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措施。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做一个忠实的读者,与学生一起围绕书中的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