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

6.在标枪投掷技术中通常将助跑分为两阶段,即:ad

A 预跑 B持枪 C 最后用力 D投掷步

7、推铅球中决定滑步效果的因素是(abc )

A左腿摆动的力量、速度和方向 B右腿蹬地的力量、速度和角度 C左腿摆动与右腿蹬地的协调配合D腰部扭转的力量、速度和角度

8.在标枪投掷技术中,完成投掷步的形式有两种,即:ab

A跑步式 B跳跃式 C摆动式 D跨步式

9.鞭打动作效果差,其产生原因主要是:bcd

A 鞭打时投掷臂的肘关节弯曲 B 投枪时上体过早前移

C 没有及时翻肩,翻肩时标枪离开身体 D 肩关节灵活性差 10、目前竞技体育比赛中,推铅球技术主要有( cd ) A.侧向旋转推铅球 B.侧向滑步推铅球 C.背向旋转推铅球 D.背向滑步推铅球 三、判断题:

1、2008年,我国在北京举办了第28届夏季奥运会。V

2、排球比赛中A队队员在接发球时,用脚将球踢到了对方场内,

裁判员判其违例。

3、中长跑采用分道、站立式起跑出发。 V 4、跳远比赛中只要触接到跳板前沿红线就判试跳失败。V

5、投掷比赛中丈量成绩以1厘米为最小单位。X

6、三维健康观指胸围、腰围、臀围。 V 7、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X 8、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V 9、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以高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V

10、间歇锻炼法是指重复锻炼之间有合理的休整,它是提高锻

炼效果的一种常用方法。X

11、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动作的愿望和意图,心理学上叫兴趣。

12、足球比赛中,球停在球门下的端线上应算进球。 13、通过身体重心左右的连线叫横轴,又称额状轴。

14、从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来看,体育课程已不再是单一的“强身

健体”的课程,而是一门具有多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15、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击球时因服装钩住乒乓台而使球台

移动,不判失分。

16、前滚翻动作,在前滚翻时应前额、肩、背、臀部依次着垫。 17、学生报数时,从排头到排尾每个人都转头报数。 18、接力跑经常使用的传接棒方法为上挑式和下压式。 19、排球比赛中,男子球网高度为2.43米,女子网高为2.24米。 20、标准田径场跑道全长为400米,有两个直道和两个弯道组成。

有8条分道线,每道宽为1.22米。

1、学生报数时,从头至尾各个都要转头报数( x )。 2、体育教学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 x )。

3、急行跳远中,最后一步应比倒数第二步大些,以利于快速有力踏跳( x )。

4、体育教学中,保护和帮助者的位置,以不妨碍学生做动作,而且有利于学生完成动作为原则( v )。

5、拳术基本步型中,开立步是两脚左右站立和前后平行站立( x )。

6、决定跑的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 v )。

7、投掷项目的技术关键均是最后用力( v )。 8、跳远比赛是以运动员最后三次试跳的最好成绩决定名次( x )。

9、《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体育课的标准( x )。 10、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叠的学生叫一伍( v 11、径赛的距离应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 √ )

12、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13、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以高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 (×)

14、健身锻炼与适度的控制饮食相结合,是公认的安全可靠,科学的减肥方法。( √ )

15、耐久跑是提高学生无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 16、我国是1979年恢复国际奥委会成员国资格的。( √ ) 17、一场足球比赛受到红牌或累计二张黄牌时,受罚者应罚出场外,但仍可参加下一场比赛。(×)

18、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 )

19、篮球运球变向时手应拍击球的上部。 ( × ) 20、足球个人进攻战术包括:停球、跑位、运球过人、射门。 (×)

21、在跨栏跑中,首先过栏的腿是摆动腿。 22田赛项目丈量成绩,以一厘米为最小丈量单位。 23乒乓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比赛台面也包括

球台台面的侧面。

24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动作的愿望和意图,心理学

上叫兴趣。

25足球比赛中,球停在球门下的端线上应算进球。 26通过身体重心左右的连线叫横轴,又称额状轴。 27计时应该从听到枪声开始,直到运动员的躯干的任何

部分到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为止。

28在篮球比赛的最后两分钟和任一决胜期的最后两分钟内,有任何成功的投篮得分时,停止比赛计时钟。

29排球比赛过程中,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运动员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击球动作中连续击球。

30、从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来看,体育课程已不再是单一的“强身健体”的 四、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