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复习资料总结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老师列的复习题归纳如下:

1、什么是土壤和土壤肥力?如何正确理解土壤肥力的概念? 答: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生长植物的疏松物质表层。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肥力是在某种程度上能同时不断地供应与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2、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概况如何?

答: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5种物质组成的多相多孔分散体系。

3、试述岩石、母质、土壤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答:联系:

1) 成土的母岩及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风化特点都与土壤的理化性质等有直接关系。 2) 土壤是在岩石风化形成的母质上发育而来的,土壤的许多性质与成土岩石、矿物和母质

类型有关。

3) 裸露的岩石经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疏松的、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的地表堆积体,是形成 4) 土壤的母体,称为母质。

区别:母质有别于岩石,其颗粒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表面积(即比表面积)较大,颗粒间多孔隙,疏松,有一定的透水性,通气性及吸附性能。

4、不同土壤质地的土壤如何进行改良和利用? 答:土壤质地改良方法: 1) 掺沙掺粘,客土调剂 2) 翻淤压沙或翻沙压淤 3) 引洪漫淤或引洪漫沙

4) 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5) 种树种草,培肥改土

土壤质地的利用:

1) 砂质土:通透性强;保蓄性弱;养分含量低;气多水少;温度高,土温变化快。砂质土

疏松,结持力小,易耕作,但耕作质量差。根据土类土壤的肥力特点,在作物种植上宜选种耐瘠、耐旱作物,生长期短、早熟作物,以及块根、块茎类作物和蔬菜。

2) 黏质土:含砂粒少,黏粒多,毛管孔隙特别发达,大孔隙少,土壤透水通气性差,排水

不良,不耐涝。“发老不发小”,此类土壤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化肥一次用量可比砂质土多,在苗期注意施用速效肥促早发。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以及果、桑、茶等多年生的深根植物。

3) 壤质土:由于含砂粒、黏粒比例较适宜,它的肥力特点兼有沙土类土壤和黏土类土壤的

优点。即通气透水性好;养分丰富;耕性表现良好。壤质土壤中水、肥、气、热以及植物扎根条件协调,适种范围较广,是农林业生产较为理想的质地类型。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5、什么是土壤结构性和土壤结构体?主要结构体类型及其如何评价? 答:土壤结构是土粒相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 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中结构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排列情况及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 主要结构体类型:

团粒结构体(granular structure)团粒结构体通常指土壤中近乎球状的小团聚体,其直径约为0.25-10mm,具有水稳定性,对土壤肥力诸因素具有良好作用,农林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团粒粒径为2-3mm。粒径<0.25mm者称为微团粒,是形成团粒的基础。团粒结构体一般存在于腐殖质较多、植物生长茂盛的表土层中。

评价:团粒结构具有小水库、小肥料库、空气走廊的作用,协调水气状况能力强,因而是理想的结构体。①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兼备,保水、蓄水、供水性良好,故团粒结构被誉为“小水库”;②团粒结构土壤中水、气矛盾的解决,既利于升温又利于稳温;③团粒结构土壤的保肥与供肥协调,每一个团粒成为一个“小肥料库”;④团粒结构土壤易于耕作;⑤团粒结构土壤具有良好的耕层构造,是土壤肥力“调节器”。

6、叙述团粒结构形成的过程和条件并提出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

答:形成过程:有“多级团聚说”和“黏团说”,即由单粒在胶体凝聚、水膜粘结以及胶结作用下形成初级黏团或微凝聚体。在成型动力作用下,使初级黏团和微凝聚体进一步相互逐级黏合、胶结、团聚,依次形成第二级第三级...微团聚体,再经多次团聚,使若干微团聚体胶结起来,成为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团粒结构体。 条件:

1) 胶结物质(成型内力):有机胶体、无机胶体、胶体凝聚物

2) 成型动力(成型外力):土壤生物的作用、干湿交替、冻融交替和晒垡作用、适宜的土

壤含水量条件下进行耕作 措施:

1) 增施有机肥料

2) 扩种绿肥牧草,实行合理轮作 3) 科学的农田土壤管理 4) 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7、什么是土水势?包括那几个水势? 答:土水势是土壤水在所受力的作用下,与相同条件下的纯自由水相比土壤水的势能或自由能降低的差值。

土水势包括: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和总水势

8、影响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调节土壤的保肥性和供肥性? 答:因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质,它直接反映了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和缓冲能力。一般认为阳离子交换量在20cmol(+)/kg以上保肥力强。 保肥性具体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1) 质地:质地越黏重,交换量越大

2) 胶体类型:不同胶体类型的负电荷数量差异大

3) 土壤的酸碱性:随着土壤PH升高,负电荷量增加,阳离子交换量增大。 4) 盐基饱和度:指土壤中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的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盐基饱和

度大于80%的土壤,一般认为是肥沃的土壤。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供肥性具体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 1) 土壤溶液的组成和浓度 2) 酸碱性

3) 土壤的缓冲性

4) 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 保肥性的调节如下:

1) 由于阳离子交换作用是一种可逆反应,植物根系从土壤溶液中吸收了某阳离子养分后,

降低溶液中该阳离子的浓度,土壤胶体表面的离子就解吸,迁移到溶液中,再次被植物根系利用,恢复和提高了土壤肥力。 2) 由于阳离子交换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可通过改变土壤溶液中某种交换性阳离子的浓度使胶体表面吸附的其它交换性阳离子的浓度发生改变,对土壤阳离子养分的维持和施肥实践很重要。

3) 可通过增加土壤中有益阳离子浓度的方法,来调控阳离子的交换方向,从而达到培肥土

壤,提高土壤生产力的目的。 供肥性的调节如下:

增加速效养分的数量,加快供肥的速度,延长供肥的时间,使农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能够全面、充分、持续地供应,以获得作物高产和优质。

9、试述土壤酸碱类型及影响酸碱性的因素。如何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答:酸性类型:活性酸和潜性酸 影响酸碱性的因素如下:

1) 气候:高温多雨的地区,易形成酸性的自然土壤

2) 地形:处于高坡地形部位的土壤,其PH常比低地的低 3) 母质:酸性的母岩较碱性母岩所形成的土壤有较低的ph 4) 植被:发育在针叶林下的土壤酸性较强 5) 人类活动:施肥;工业生产的废气造成酸雨

6) 盐基饱和度: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的增加而增高

土壤的酸碱性调节:

1、酸性土壤改良经常使用石灰,达到中和活性酸、潜性酸、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草木灰既是良好的钾肥又是,同时又能中和酸性。 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的作用如下:

土壤胶体·2H+Ca(OH)2==土壤胶体·Ca+2H2O

土壤胶体·2AL+3Ca(OH)2==土壤胶体·3Ca+2AL(OH)3↓ 2、碱性土改良可用石膏、硫磺或明矾(硫酸铝钾)来改良。 石膏改良碱性土的作用如下:

土壤胶体·2Na+CaSO4==土壤胶体·Ca+Na2SO4 NaCO3+CaSO4==Na2SO4+CaCO3

10、试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如何调节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 答:

氧化还原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通常把Eh值300mV作为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分界线,大于300mV是土壤呈氧化状态,低于300mV则呈还原态。但过高或过低对于旱地作物生长都不利。

1) 大于750mV,土壤中好气条件太强,有机质分解太快,易造成养分的大量损失。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