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9《鱼我所欲也》学案 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句,把握课文大意,背诵课文。 2.体会运用对比、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理解“舍生取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学习重点】
对语句及文章中心的理解。 【学习难点】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知识链接】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自主学习】
1、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积累文中生字,听清句读。
一箪食 一豆羹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不为(wéi)苟得也 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1 / 10
②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③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 是/亦不可以已乎
2、自读课文,疏通文意,注意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主要词语。
如使 由是 是故 蹴 与 加 穷乏 得我 本心 已 苟得 兼 甚 患
①
为: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
得: 之: 而: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
③
呼尔而与之(代词 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 的)
④
呼尔而与之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⑤ 于 :
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比) 【合作探究】
3、分组讨论,弄通文章大意,积累下列主要文句的翻译。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小组同学轮流,一人一句翻译课文。 5、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方法:全班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
2 / 10
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如下所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是故 , 。
呼
尔
而
与
之, ; , 。
向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
背诵全文
7、重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 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3)“故患有所不避也” 。“患”指什么?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指什么?
(5)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
3 / 10
者也。
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