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联结主义、关联主义和学习
作者:王小霞
来源:《中小学电教》2013年第09期
摘 要:联结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理论范式,建立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大脑神经元及其联结基础上,运用神经生物学解释普遍认知,与符号主义范式相对应。关联主义是在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数字新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或学习观。笔者在文中将对两个概念加以辨析,同时谈谈这两个概念对学习的不同理解。 关键词:联结主义;关联主义;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7-0020-04 一、引言
“联结主义”和“关联主义”是近几年在认知和教育等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两个短语在英文上对应的称谓分别是:“Connectionism”和“Connectivism”,常有学者将其中文译法混为一谈;又因这两个概念都与网络系统相关,因此,常有人将这两个概念混淆,张冠李戴。 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也有学者称之为“连接主义”、“连通主义”或“联通主义”,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与符号主义(Symbolism)一起构成了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 关联主义(Connectivism),也有译作“联通主义”、“连通主义”或“连接主义”,是由加拿大学者乔治·西门思(George Siemens)提出来的。相对于在教学环境的创设过程中使用得最频繁的三大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关联主义是一种新型的“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1]。
关于学习的定义众说纷纭,目前国内较为普遍接受的理论是:学习是学习者由于经验积累而引起的行为、能力或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的改变[2]。学习的本质和过程一直是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并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和学习观,联结主义和关联主义就是其中的两个代表。 二、联结主义
(一)认知心理学领域的联结主义范式
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两个主要范式。符号主义以“心理活动类似于计算机”为隐喻,把认知过程类比为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符号的运算过程。符号主义赋予符号以核心性的地位, 采用符号表征理论(Symbolic Representational Theory)和符号计算理论(Symbolic Computational Theory),强调的是符号的序列或串行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