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施工材料封样管理办法(1)

集团公司原材料进场流程 及样品封样管理办法

为加强集团公司对工程材料设备质量的把控,集团公司决定从源头抓起,严控工程材料采购流程、完善材料进场制度,确保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

特制定本建筑材料样品封样管理规定。 1、封样范围

适用于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程所使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等。 2、样品室

样品室应设在施工现场。

样品室应防潮、通风确保样品不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而破损、变质;应配置简洁美观便于存放样品的货架和展示桌;样品室应有相应的防盗设施。

样品室由工程部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3、封样程序

3.1承包人应在采购材料或工程设备之前至少3天,向监理、工程部提交样品并附上必要的说明书、证书、出厂报告性能介绍、使用说明等相关资料以供工程部、监理单位确认。

3.2得到批准后,对符合技术标准的材料样品贴上有编号的封样标签作为封样件;并将封好样品存放到样品封样库房。

3.3工程部对已经办理完封样手续的建筑材料样品实物和配件以及相应的技术资料、检测报告、合格证书、服务承诺书等文件,实行库房存放封样与资料备案,并建立封样管理台帐(附件一)。

材料样品库房必须按专业分类封样存放、码放整齐,《 样品封样标签》应与所标识的材料样品实物连接牢固,便于查找。

3.4样品封样数量需和实验室复检数量相同。 4、封样管理

4.1工程部应分派专职材料样品封样库房管理人员,掌管库房钥匙。每周定期检查货架是否牢固、门窗是否严密,定期对已经入库封样的材料物品和封样标识进行维护管理,保持样品封样分类正确、摆放有序、标识清晰、实物完好。保证样品室的清洁、整齐、美观,确保在最有效的时间内查找所需样品。保证建筑材料的样品封样工作的有效性、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4.2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样品室,样品管理员有权拒绝无关人员进出样品室,样品管理员有权监督进出样品室人员的活动,其他人不得将样品带入或带出样品室。

4.3样品封样进行编号,标号按专业和入库时间方法编号,例“土建防水卷材进场入库时间为2016年3月21日第三个入库样品”编号为“TJ-2016-03-21-003” 5、封样件更改

当产品的各种条件发生变动时,封样的条件也需作变动时,应将原封样件作废并按规定重新封样,同时通知相关人员。

封样更改必需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字同意。 6、罚则

6.1 材料验收中发现未使用封样材料或材料不合格的应按照合同约定对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施以处罚。

6.2 现场施工有对应封样而使用非封样材料,且未对材料代用办理申请和审批手续的,一经发现,追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附件一:样品台账

项目工程样品管理台账 序号

样品名样品产样品品报送单位 称 地 牌 期 封样日封样方式 注 备

附件二: 封样样品标签

工程样品封样标签 编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使用部位 材质 产地 生产厂家或品牌 工程部封样负责人: 监理公司封样负责人

7、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流程:

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要求材料供应单位携带相应的技术资料、检测报告、合格证书等文件。

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必须通知监理单位、工程部,共同查阅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材料等文件的原件。要对进场实物与质量证明文件逐一对应检查,严格甄别其真伪性和有效性,必要时可向生产厂家追溯其产品的真实性。对进场材料与封样室样品实物及配件的外观品质、规格型号、颜色、配件等进行符合性对比验收。三方确认该批次材料质量证明材料与实物相符后,工程部、监理、施工单位签署《原材料(构配件)进场三方联合验收记录》。

需要实验室复检的材料,必须在材料进场后24小时内,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取样送检。

注意事项:工程部、监理、施工单位验收进场材料时,必须有参加人员验收及材料背景的正面照片、材料合格证、外观品质、规格型

号、颜色等照片及时发送到项目管理群内,并形成影像资料由监理单位存档。

8、不合格原材料(构配件)退场流程:

对于原材料进场复试不合格材料,实行退场报告制度,签写

《不合格材料退场情况说明》,内容需包括:工程名称、使用部位、不合格材料名称、规格、型号、送样时间、检验报告编号,该批次《原材料(构配件)进场三方联合验收记录表》签写的数量、退场数量核实。

不合格材料退场情况说明需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部各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续在现场发现该批次退场材料继续在工程现场使用或者库房存放,各部门签字负责人负相应的责任。

必须附退场监督人员及退场过程的照片,并形成影像资料由监理单位存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