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1:2.3《月相和潮汐变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教学案

2.3月相和潮汐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探究分析

2.理解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3.从身边的事例说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学会对终生有用的知识

教学重点

本节的重点是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探究分析。 教学难点

本节的难点是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教学方法

直观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三球仪、投影片月相变化示意图等。

教学流程:

问题一: 为什么会产生月相

展示学生看到月相情况 (课前准备) 探究月相(Flash动画演示) 问题二: 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 问题三: 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 西,下弦月亮面朝东 总结月相的位置、形状、月出月落时间、夜晚见月情形、农历时间(表格形式) 潮汐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教学案

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 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月相

①选择四组学生在前一个星期内月相观察记录(整个过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地理就在生活中,符合二期课改“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课程理念)

②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

③教师演示月相Flash动画,并在演示过程中进行三大问题的讲解(问题一:为什么会产生月相;问题二: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问题三: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西,下弦月亮面朝东)。在问题二的解决上进行学生参与,教师以新月为例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它月相的情况。(从静态到动态有助于学生强化日、地、月位置和月相的关系,利于学生对月相成因的分析)

④学生在老师的分析讲解下,自行完成表格填写。(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教学案

学生自我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⑤Flash动画演示月相周期与公转周期的不同 ⑥让学生理解朔望月和恒星月的不同

⑦用诗句进行月相练习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在有关月相文学作品的分析活动中,初步形成文理相融的学习观,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二、月球与潮汐

①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③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④教师提出问题:从演示动画中又可看出哪些现象和规律? ⑤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完成大潮、小潮的对比表格 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

2006年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刊载了俄罗斯研究人员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发表的题为《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对美国31年前拍摄的登月照片提出质疑。据美国一家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10%(约2500万)的美国人认为:所谓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制造的一个大骗局。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未看到美国官方对此有任何正式反应。现年69岁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依然健在,为何不让他出来澄清事实?是美国对此根本不屑一顾,还是确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教学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