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 DNA与染色体
一、填空题
1.病毒ΦX174及M13的遗传物质都是 单链DNA 。 2.AID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单链RNA 。
3.X射线分析证明一个完整的DNA螺旋延伸长度为 3.4nm 。 4. 氢 键负责维持A-T间(或G-C间)的亲和力 5.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形式为右手 B 型螺旋。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 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 A )。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 C、D )
A.哺乳动物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含量,因为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DNA的变性( A、C、E )。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 C.是可逆的 E.包括氢键的断裂
B.可以由低温产生 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5.在类似RNA这样的单链核酸所表现出的“二级结构”中,发夹结构的形成( A、D )。 A.基于各个片段间的互补,形成反向平行双螺旋
B.依赖于A-U含量,因为形成的氢键越少则发生碱基配对所需的能量也越少 C.仅仅当两配对区段中所有的碱基均互补时才会发生 D.同样包括有像G-U这样的不规则碱基配对
E.允许存在几个只有提供过量的自由能才能形成碱基对的碱基 6.DNA分子中的超螺旋( A、C、E )。
A.仅发生于环状DNA中。如果双螺旋在围绕其自身的轴缠绕后(即增加缠绕数)才闭合,则双螺旋在扭转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
B.在线性和环状DNA中均有发生。缠绕数的增加可被碱基配对的改变和氢键的增加所抑制 C.可在一个闭合的DNA分子中形成一个左手双螺旋。负超螺旋是DNA修饰的前提,为酶接触DNA提供了条件
D.是真核生物DNA有比分裂过程中固缩的原因
E.是双螺旋中一条链绕另一条链的旋转数和双螺旋轴的回转数的总和 7.DNA在1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 ( A ) A.6倍
B.10倍
C.40倍
D.240倍
E.1000倍
F.10000倍
8.下列哪一条适用于同源染色单体?( D ) A.有共同的着丝粒 B.遗传一致性 C.有丝分列后期彼此分开
D.两者都按照同样的顺序,分布着相同的基因,但可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 E.以上描述中,有不止一种特性适用同源染色单体 9. DNA在30nm纤丝中压缩多少倍?( C ) A.6倍
B.10倍
C.40倍
D.240倍
E.1000倍
F.10000倍
10.DNA在染色体的常染色质区压缩多少倍?( E ) A.6倍
B.10倍
C.40倍
D.240倍
E.1000倍
F.10000倍
11.DNA在中期染色体中压缩多少倍? ( F ) A.6倍
B.10倍
C.40倍
D.240倍
E.1000倍
F.10000倍
12.分裂间期的早期,DNA处于( A )状态。 A.单体连续的线性双螺旋分子 C.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 E.以上都不正确
13.分裂间期S期,DNA处于( B )状态。 A.单体连续的线性双螺旋分子
B.半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 B.半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 D.单链DNA
C.保留复制的双螺旋结构 E.以上都不正确
14.当一个基因具有活性时( A、C )。
D.单链DNA
A.启动子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 B.整个基因一般是不带有核小体的
C.基因被核小体遮盖,但染色质结构已发生改变以至于整个基因对核酸酶降解更加敏感
三、判断题
1.在高盐和低温条件下由DNA单链杂交形成的双螺旋表现出几乎完全的互补性,这一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复性(退火)反应。(错误)
2.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到DNA骨架上。(正确) 3.DNA分子整体都具有强的负电性,因此没有极性。(错误)
4.在核酸双螺旋(如DNA)中形成发夹环结构的频率比单链分子低。发夹结构的产生需要回文序列使双链形成对称的发夹,呈十字结构。(正确)
5.病毒的遗传因子可包括1-300个基因。与生命有机体不同,病毒的遗传因子可能是DNA或RNA,(但不可能同时兼有!)因此DNA不是完全通用的遗传物质。(正确) 6.一段长度100bp的DNA,具有4100种可能的序列组合形式。(正确) 7.C0t1/2与基因组大小相关。(正确) 8.C0t1/2与基因组复杂性相关。(正确)
9.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负责30nm纤丝高度有序的压缩。(正确)
10.因为组蛋白H4在所有物种中都是一样的,可以预期该蛋白质基因在不同物种中也是一样的。(错误)(不同物种组蛋白H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变化很大,)
四、简答题
1.碱基对间在生化和信息方面有什么区别? 答:
从化学角度看,不同的核苷酸仅是含氮碱基的差别。
从信息方面看,储存在DNA中的信息是指碱基的顺序,而碱基不参与核苷酸之间的共价连接,因此储存在DNA的信息不会影响分子结构,来自突变或重组的信息改变也不会破坏分子。 2.在何种情况下有可能预测某一给定的核苷酸链中“G”的百分含量? 答:
由于在DNA分子中互补碱基的含量相同的,因此只有在双链中G+C的百分比可知时,G%=(G+C)%/2
3.真核基因组的哪些参数影响C0t1/2值? 答:
C0t1/2值受基因组大小和基因组中重复DNA的类型和总数影响。 4.哪些条件可促使DNA复性(退火)?
答:
降低温度、pH和增加盐浓度。
5.为什么DNA双螺旋中维持特定的沟很重要? 答:
形成沟状结构是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所必需。
6.大肠杆菌染色体的分子质量大约是2.5×109Da,核苷酸的平均分子质量是330Da,两个邻近核苷酸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双螺旋每一转的高度(即螺距)是3.4nm,请问: (1)该分子有多长?
答:1碱基=330Da,1碱基对=660Da
碱基对=2.5×109/660=3.8×106 kb
染色体DNA的长度=3.8×106/0.34=1.3×106nm=1.3mm (2)该DNA有多少转?
答:转数=3.8×106×0.34/3.4=3.8×105
7.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DNA无论来源如何,都是4个核苷酸的规则重复排列(如ATCG、ATCG、ATCG、ATCG…),所以DNA缺乏作为遗传物质的特异性。第一个直接推翻该四核苷酸定理的证据是什么? 答:
在1949-1951年间,E Chargaff发现: (1)不同来源的DNA的碱基组成变化极大
(2)A和T、C和G的总量几乎是相等的(即Chargaff规则)
(3)虽然(A+G)/(C+T)=1,但(A+T)/(G+C)的比值在各种生物之间变化极大 8.为什么在DNA中通常只发现A-T和C-G碱基配对? 答:
(1)C-A配对过于庞大而不能存在于双螺旋中;G-T碱基对太小,核苷酸间的空间空隙太大无法形成氢键。
(2)A和T通常形成两个氢键,而C和G可形成三个氢键。正常情况下,可形成两个氢键的碱基不与可形成三个氢键的碱基配对。
9.列出最先证实是DNA(或RNA)而不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一些证据。 答:
10.为什么只有DNA适合作为遗传物质?
答:是磷酸二酯键连接的简单核苷酸多聚体,其双链结构保证了依赖于模板合成的准确性,DNA的以遗传密码的形式编码多肽和蛋白质,其编码形式多样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