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

摘要:本文讨论了地理国情监测的背景、意义、内容、任务与技术手段等。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区情监测;测绘;遥感;地理信息 中图分类号:p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背景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测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未来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正从定位和制图,走向工程应用、管理与辅助决策、信息服务、控制与管理等社会调控方面。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地理信息的形式、内容、专题层次、尺度等应用需求不断扩大和深化。地理国情监测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提出的,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2. 相关概念

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3. 监测的主要内容

地理区情监测要围绕重大工程、重大战略开展,使地理区情监测成果成为政策制定、政策效果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为内蒙古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对突发事件等提供重要基础地理数据和决策支持。 2.1 自然地理要素监测

包括全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耕地、林地、草地)状况、水域和湿地(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状况、荒漠与裸露地(沙漠、石砾地、盐碱地、沙地、裸露地)状况等。 2.2 人文地理要素监测

包括全区范围内的交通网络(铁路、公路、水路、重要交通设施)、居民地与工矿设施(居民地、工矿、公共服务、特殊用地)、境界与行政区划(盟市、旗县、乡镇)、管线(输电线、通信线、油、气、城市管线)信息等。 2.3 专题地理要素监测

包括重大工程、人口和民族分布、生产型企业分布、学校、医院分布、工业污染源分布及其他专题信息。专题信息监测主要有:灾害监测、沉降监测、突发应急事件监测 3 地理区情的特性

1基础性、综合性:地理区情监测不同于专业部门的监测,监测内容涉及各部门,服务于各部门。需要在分类编码、技术指标的设计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

2客观性、科学性:地理区情是客观自然和与之有关的人文因素

在地表的空间分布,需要专业人员运用较先进的仪器和软件进行测量,并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读、处理,分析、统计得出科学的结论。

3区域性:地理区情属于地理空间信息的范畴,表现为区情数据与一定区域的地理位置相关联,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4多维结构特征:地理区情信息在同一坐标位置上会具有多个专题和属性的信息结构。

5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地理区情反映的是客观变化的物质世界和社会现实,要求及时采集和更新,并根据多时相的数据和信息来寻找随时间变化的分布规律,进而对未来作出预测或预报。 4. 开展地理区情监测的意义

1是新时期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需要:地理区情监测为自治区政府部门提供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区情信息,是准确掌握区情区力的重要手段,科学发展的重要信息。

2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开展地理区情监测,加强对资源环境、生态状况的调查、监测、评估与预测,为自治区政府部门提供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区情信息,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优化配置各类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以往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由于缺乏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往往临渴掘井,既费时、费力,又因缺乏统筹,浪费了有限的资金,也影响了事件处置的决策和执行。如何有效地应对和缓解自然灾害,做好灾后重建,需对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和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