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第4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4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时间:20分钟

分值:42分

题组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广东广雅中学一模,16)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孟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 ( )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2.(广东越秀模拟,15)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B.“创立民国”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天下为公”

3.(湖北黄冈黄梅一中适应性训练,32)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题组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

4.(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0)“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的论述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5.(山东邹城一中上学期月考,18)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C.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D.以退让求合作

6.(吉林全省统考,19)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的突破作用主要体现在( )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D.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7.(山东滨州一模,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声名文物之邦,中国的孔教甲于万国,西洋只有格致枪炮厉害,学来这点便得……设若议论稍不如此,便被人看做“心醉欧风者流”,要受一世人的唾骂了。 ——《毛泽东早期文稿》

材料三 中国的特点: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1

材料四 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毛泽东提出的观点。在材料三中,毛泽东又提出了怎样的看法?(6分)

(3)在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观点?(4分)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观点的相同之处。(4分)

时间:20分钟

B组 —年模拟诽嵘分值:46分

庾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四川南充质检,10)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1912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实现民主平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现平均地权

2.(北京东城普通校上学期联考,8)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整理统御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相联贯。”此语表明孙中山( )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15)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曾明确提出,“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自由发展那些‘不是操纵国民生计’而是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经济”,“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上述材料表明毛泽东( ) A.主张有限度地保护和发展私人工商业 B.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性 C.主张拉拢资产阶级以支持抗日战争 D.主张消灭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4.(北京海淀月考,8)围绕着怎样“破坏一个旧世界”,特别是怎样“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进行的有益探索包括( )

①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 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③果断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④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

5.(浙江嘉兴质检,27)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以下关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为推翻清王朝统治,率革命党发动武昌起义 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进行北伐战争

6.(黑龙江大庆质检,11)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C.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7.(广西梧州一模,9)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四位政治家有共同点,其共同点表明(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有优劣之分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伟人推动的 D.“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8.(山西名校联考,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孙中山作了《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指出通过这个宣言“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前几次革命,均因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相调和,以致革命成功之后,仍不免于失败”。……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宣言的通过“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晚年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认识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分析有何异同?毛泽东如此分析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基本依据是什么?(9分)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