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

1、播音员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4、什么叫魅力?播音员主持人怎样才能使再借鉴时必须采取扬弃的态度。 质?(1)善于移情,对象感强(2)语自己有魅力?魅力是一种很吸引人的力8、在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中你采用过言功底深,口才流利,善于言辞(3)量,是美的客体对认识主体的吸引力:相

何种研究方法?你对以问题为中心

声音条件好,音质音色俱佳(4)应变貌身材、举止谈吐、音质音色、语言功力、的研究方法有何认识?具体的研究能力强,思维敏捷,临场反映迅速、准才华学识、驾驭节目的能力等。 沟通和引方法:(1)定性研究:基于形而上确(5)有驾驭、控制、引导、组织整导的能力是很有魅力的素质。需正确处理学思辨的传统,基本上没有系统收台节目的能力(6)有魅力、有个性、好以下几方面的辩证关系:(1)主持人和集和分析原始资料的要求,具有较能吸引受众。

主持人节目的关系 应以主持人节目为主,多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2、什么叫移情?它在播音员主持人活主持人不应喧宾夺主(2) “我”的个性挥的主要是一种议论和舆论的功动中的作用的什么?两种含义:站在对与媒介角色的共性的关系 既代表媒介出能。(2)定量(实证)研究:依靠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体验对方的情感场又有鲜明的个性(3)话筒(镜头)前的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及其相关关情绪;把自己内心的情感移入到对方和“我”和生活中的“我”的关系 在屏幕上系进行测量、计算和分析,以达到对方一起感受。作用:(1)移情是播是受众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为人师对事物本质的一定把握。实验法、

音员和主持人加深对新闻素材的理解表。

调查法、内容分析。(3)质的研究: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2)移情有助5、新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闻活

以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

于激发播音员与主持人的丰富想象,达动认识主体;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到自我与他人共享情感的目的,满足听从心理学视角看新闻现象。研究对象主要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使用归纳方观众情感交流的需要。(3)移情有助是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于播音员与主持人进入良好的播讲状律,具体包括:(1)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在究对象互动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态。移情有助于情景再现和真实情感表新闻活动中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访谈和达。

(2)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在新闻媒介沟通、焦点团体访谈、观察法、实物分析3、什么叫应变?应变的生理、心理机组织沟通和人际沟通相互渗透的环境里,法、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这制是什么?怎样从创造思维的三个特在心理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点和规项研究方法融合了建构主义和头脑性方面来训练自己的应变能力(1)应变律;(3)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心理活动的生激荡法的理论,“以问题为中心”又叫随机应变,意思是能随着(根据)理和心理机制。

中的问题不是直接可以回答的问情况的变化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其实6、为什么说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是题,也不是一个笼统的大问题,它质是活动主体内在思维活动的外在表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前提?理需要分解成一些问题序列,层层推现,或者说是思维的外化。(2)衡量人应论任务:探讨新闻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进,通过序列问题的解答最终解决

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反应时”。点和规律,正确阐述理解准确预测和有效复杂问题。从最初的猜测,到实践,即反应时间,指人的反应潜伏期,即从控制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及新闻受众的到比较论证,一个个解决这些问题。刺激出现,到人做出明显反应之间的时心理活动。实践任务:探讨行之有效的途9、新闻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间间隔。(3)创造性思维三特征:思维的径,提高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推动新闻科?新闻心理学就是以人们在新闻流畅性;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思改革,使新闻工作更好的承担党和国家喉实践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维的独创性应变,是一个先天素质(神舌的重任,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新闻边经系统自身)和后天的训练(学习和实

务。

缘学科的一门年轻的学科。 践)的合金。二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7、你怎样理解新闻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10、提高新闻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勤能补拙就是明证。重视知识的积累,原则?(1)客观性原则:指在新闻心理必要性是什么?新闻工作者学习研要广泛涉猎各种各样的知识,积极投入学的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究新闻心理学,有其重要的理论意

社会实践,用心体验生活,丰富自己的客观性原则,切忌主观臆想。(2)整体义和现实意义,有其研究的必要性。阅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包括直接经性原则:把新闻活动中的传受双方的各(1)学习新闻心理学,有利于提高验和间接经验。主持人的应变能力强弱种心理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研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推动新闻改既与先天素质有关,更重要的是靠后天究。优点是全方位、多角度。把心理活革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使新闻工作的训练,其重点是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动本身又视为不同水平的自动调节系

者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人民服务;

验的总结。应该这样进行训练:经常参统,注重在主客体相互联系中进行分析。(2)学习新闻心理学,有利于优化加辩论会、作文比赛、即兴发言、演讲(3)发展性原则:随着时代变迁,受众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3)学习活动,努力提高临场驾驭语言的能力。需求、兴趣、审美观、价值观、求知欲新闻心理学,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根本途径:平时刻苦努力,在思想、业和心理承受力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健康,有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务上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化,这也是其研究课题。(4)扬弃的原

效果。

经验和涉及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便则:新闻学和心理学在我国都是舶来品,11、简述我国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历形成较优化的思维定势和语言定势。

由于国情不同,人的心理特点的殊异,

史、现状及其发展走向。我国新闻

心理学研究的历史:(1)萌芽阶段(1949年至1978年),(2)酝酿阶段(1979年至1986年6月),(3)初步形成阶段(1986年7月至1994年5月)。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从单一向多元辐射(1)研究内容从单一向多元扩散,研究范围不断拓宽。(2)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从单一学科相交叉学科转变。(3)研究方法从定性研究向定性与定量(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二、从随意性向规范化迈进:(1)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已逐步走上正轨。

(2)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机构的建立。(3)不定期举办全国性的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三、从前科学向科学性过渡(1)从以描述性为主向学科构建方向发展。(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

12、具体分析新闻传者与新闻受众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是新闻传者和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源泉;新闻的制作和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两种信号系统在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双方的头脑中协同活动的结果;新闻活动中传者和受众各自的选择性紧紧围绕着新闻的基本特性:真实、新异、时效、公开。

13、按照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讲述

新闻传者和新闻接收者的社会心理活动的内容。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场”本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从环境与物体的关系上去把握物体的特征及环境的特性。场论是勒温在研究群体动力学提出,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强调环境内复杂的因素和变量相互之间的影响。大众传播场就是大众传播过程中诸种社会关系的群集和总和,他认为无论是传播者

还是接受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而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作用。在这个模式中,马莱茨克认为,接收者心目中的媒介形象导致接收者对媒介内容的期望,因而可以认为这种形象将影响到接收者对内容的选择、感受和反应的方式。媒介的知名度和可信性是这一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的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

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14、试用角色规定、讲角色期望、角色冲突、角色互换这几个概念来解释新闻传者的心理活动(联系实际)。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米德,属于符号互动理论的一种,用角色来解释个人社会行为,角色又称社会角色.是从戏剧舞台表演那里借来的,认为人们在社会中产生的种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与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身份,即所承担的某种社会角色分不开。角色规定:社会对一定角色所形成的某些规定。角色期望:希望新闻工作者能具有的一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期望。角色冲突:具备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合的期待发生冲突,分为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角色互换:不同角色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公开或隐蔽地进行角色互换,目的是认知体验与己有关的另一种角色,以便更自觉履行本角色的职能。

15、请详细说明新闻工作者心理(活动)现象的构成。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具备人

启动、引导、强化、调节的对象。 17、联系新闻实践活动,举例说明新闻工作者的非智力因素对其智力活动的影响。在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构成中,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1)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非智力因素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力要素组成。(2)非智力因素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所起的作用,具体说来有动机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激发与

20、在采访活动中有哪些噪音?为防止报道失真应当怎样清除噪音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就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问

思维形式;新闻作品蕴含了记者多方面的心理素质。

25、影响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主客观原因。

题。客观因素在,主要就是不可抗拒的原因,新闻写作心理状态是指从采访结束到酝酿完比如:环境、政策等。噪音就是干扰新闻的因素,在采访过程中遇见的无用信息干扰。所以,克服的方法,加强自我职业道德与责任感,同时灵活处理报道中的客观因素,记者要有自己的目的性与方向性。

21、在采访活动中应当怎样运用人际吸引规律?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喜欢”

成新闻作品的这段时间里,记者所具备的较为完整的心理特征。新闻写作心理状态的特征:心理活动的完整性和相对稳定的时间性。客观影响原因:(1)环境。良好的写作心理状态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外界环境的激发和感染。催人奋进的环境,会让记者处于一种亢奋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写作热情。良好的写作心理状态的形成有时也需要安静而不嘈杂的环境。(2)采访对象。采访对象是记者写作的客体,是记者寄寓自己思想的中介。记者如果被采访对象的魅力深深打动了,并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就有可能激发强烈的写作冲动。(3)受众。受众意识总会或隐或现的影响记者写作的心理状态。主观影响原因:(1)认知和情绪情感之间没有协调一致:急于求成、高度焦虑;(2)记者个体对最佳创作时间没有选择一致;(3)写作意图不明显。

26、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心理成分。创造性思维:是记者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心理机制。创造性思维则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

导向作用;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的激发、是人际关系亲密性的调节器,人与人之间主选择和调节作用;意志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强化作用;性格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制约作用。(3)探讨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影响,有助于选拔和培养新闻人才;有助于新闻工作者自觉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智,有助于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18、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途径。记者新闻敏感与其人格的关系。新闻敏感是新闻

观感受到和体验到的直接和间接的、实在和希望的相互依存关系,是这种规律的基础。记者的访问应当充分利用这种规律来促进自己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互动:第一,利用“一致吸引律”。即记者在采访中,让对方知道自己与他的共同点或相似点,从而产生亲密感,增加吸引力。第二,利用“互补吸引律”。即采访时记者能在某方面满足采访对象的需要,特别是精神上的需要,会增加吸引力。第三,利用“第一印象”产生好感。在交往关系不深的采访中,记者出场的服饰、举止、谈吐,甚至长相都能影响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力,因而记者在平时应当注重自身的修养,比如穿着整洁、处事大方、言

有的全部心力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活动)记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在的构成通常有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分为三个部分,即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另一种是分为两类,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指认识过程中的诸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 16、陈述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组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有: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观察力、预测力、新闻敏感等,并且能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媒体,如电脑、数码相机,以及驾驶现代交通工具等能力。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进行各种活动除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以外的全

政治敏感基础上的一种职业敏感。培养途径:(1)培养高尚人格品质,优化记者的职业敏感(2)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3)扎到生活的海洋中,贴近生活的脉搏。新闻敏感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记者社会认知水平的高地,更与其人格有关。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全部品质的综合。其中的世界观、信仰、动机、性格等因素对记者的新闻敏感会产生重要的宏观调控的作

谈文雅、得体,讲究礼节礼貌,适度打扮等。 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22、在采访中应如何适应、利用和控制采访环境。现场采访只能适应不能控制。其主动性表现于在客观存在的时空环境中如何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记者对采访环境的

成分:(1)发散思维:按照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可能存在的各种答案的一种开放式的求异的思维方式。(2)聚合思维:是人们依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方法则去解决问题。是一种有一定方向、有一定范围、能产生某种逻辑结论的思维。

27、新闻报道强调真实性原则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请解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让真实性结合创造性思维的三个方面来说)。创造性思维与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1)坚持新闻真实性,要求记者写真人真事,抒真情,论真理,不容虚构;要求人物、地点、原因、结果、过程、情节、细节及人物心理活动都要准确无误;要杜绝想象,严格遵守新闻事实真实性原则。(2)运用创造性思维,则是在遵守新闻事实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从客观存在的真实材料出发,经过消化、分析、综合、判断、回忆、联想等心理活动,尽量拓宽拓深材料的意义,揭示材料的实质,找寻到最佳表现角度及最适合的表现形式,将事实如实准确又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好,以取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客观效果。作者越从客观真实的材料出发

用。优化个体的人格品质,汲取各类知识、利用和控制:(1)主动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是增强新闻敏感的主要途径。

19、什么是思维定势?举例说明思维定势在采访中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是指人们在

机;(2)设置依托物。

23、社会环境、采访情境、心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生活主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采访情境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从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是采访环境和认识主体内在因素的统一,是以某种气氛、氛围的形式体现出来。心境是主观的,是认识主体在认知和把握客观环境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情绪状态。心理学上是在某段时间内比较持久而弱化了的情绪状态。

24、新闻写作心理的内涵。是指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认知、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特点及规律。特点主要有:被记者内化了的新闻素材和外话了的新闻作品之间存在着质与量的区别;思维活动尤其是指创造性思维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

部因素的总称。非智力因素由动机、信念、解决问题时具有的每次都用的相同的方式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力要素组成。二者的关系:(1)智力因素基本上属于先天形成,后天知识开发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依赖于后天的培养。(2)智力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执行操作系统的作用,即对所接受的新闻素材起着接受、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调节系统,它对智力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3)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各种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离开了非智力因素,人的智力活动难以显现出来;但若失去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就失去了

即相同的知识结构的倾向。定势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他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固定看法。积极:思维定势是人们认知事物时的一种常见现象,在某种情况下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性的了解。能够通过保存和节省认知资源使得认知处理简捷化,这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给认知过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消极:思维定势毕竟是一种简单化的思想方法,是容易发生认识上的偏差,而推断的事物也还存在着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可能性。出于其自动化和默认性的特点,会引发消极的偏见性的以及歧视性的观念。

考虑问题,越能更好的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规律和现实意义。(3)因此,创造性思维与坚持新闻真实性关系是辨证的关系。 28、你认为记者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什么你有

指向不同的对象。(5)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去。

性。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1新闻报道在时机上的控制和受众的心理承受力2新闻报道在量上的控制与受众的心理承受力。

求。实践也证明,一些明显的内向型者一旦干了编辑这一行,工作便更加出色。

35、编辑胆识的内涵。胆识即胆量和见识,38、编辑同记者、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是人的态度倾向和行为的结合,是人格的体现。胆,指胆量,是一种心理能量,它是可以把认识变为行动的力量。(1)编辑的“胆”:A表现在他们有坚持真理、敢于秉笔直书的勇气和魄力;B表现在他们具有较强的预测力、决断力、创造力。(2)编辑的“识”:A表现在对编辑工作的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B表现在他们有着较强的敬业精神,能自觉抵制社会上“重采轻编”的传统和风气;C表现在他们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

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新闻编辑同记者和受众之间的心理互动主要表现在凭借大众传播媒体互施影响,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介性。对记者来说,编辑是信息的接受者,对于受众来说,编辑是信息的直接传播者。在记者和受众之间,编辑是个“中转站”,具有“中介性”。(2)隐没性。新闻编辑工作虽然被视为轴心,然而做的工作是幕后工作,很少抛头露面。此外,编辑影响记者与受众的一般不是

哪些优势和不足?记者合理的知识结构(1)33、试论新闻受众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智力与知识的关系:智力是一种能力,知识是一种认识结果。(2)现代记者合理的知识结构:A现代记者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B现代记者应当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C现代记者应当掌握实用知识和应用技术。 29、新闻受众的内涵(实质)是什么?因新闻媒介本身及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其他刺激直接或间接的在新闻受众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本质:(1)新闻受众心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需要:(1)需要内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应某种客观的需要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2)新闻受众的需要和新闻特点分不开,主要有:1)求真心理:就是指新闻受众需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和世界真实情况与新鲜的、变动的期待心理;2)求快心理:是指受众先睹为快的心理,以及从时间上重视新闻信息的客观价值,要求看到最近发生的新闻心理;3)求短心理:对

水平;D表现在他们耳聪目明、知识较渊博。 编辑个体,而是编辑这个社会角色,从这个

意义上说具有隐没性的特点。(3)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体现在:第一,编辑是作为整体的把关者,其个人亲情关系不能掺和在工作活动中;第二,编辑要守节,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清高”的心态,对受众和记者只能保持“敬而远之”。

39、请分析网络新闻编辑心理素质的构成。(1)工作技能:学习能力:主动学习、阅读理解、学习策略;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

受众来说,求短不仅能及时得到新的信息,36、试析编辑最佳的认知方式。现代认

知心理学认为:一般存在两种认知方式,独立于场的认知方式和依存于场的认知方式。新闻编辑的重任互换独立意识,更需要可操作性的认知方式——独立于场的认知方式,参与认知改组能力相对较高的编辑活动,以便找到独特新颖的报道角度和别具一格的版面及节目的编排组合方式等等。作为编辑,应该具备“独立

30、试析新闻受众的特点和功能。特点:(1)而且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信息的量会更大,新闻受众心理的随意性(2)新闻受众心理的交融性3新闻受众心理的互动性4新闻受众心理的差异性。功能:(1)受众心理的中介作用(2)受众行为是受众心理外化的结果 31、媒介差异对受众心理品质的影响是什么?(1)新闻受众心理是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和由此而引发的其他刺激直接或间接在新闻受众头脑中的主观能动反映。(2)报纸有助于发展理性思维;广播激发想象力;电视更容易帮助受众放松心情;网络强化受众主体意识。(3)受众通过不同媒介接收新闻信息,这些信息作用于不同感受器官,但是在大脑整合功能作用下,不同媒体受众都能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有赖于受众的整体认知能力。

32、简述新闻受众注意的种类特征及引起受众注意的策略。新闻受众注意是指受众心理活动对一定传播对象,包括传播内容和传播性是由形式有选择地指向和集中,从而使刺激物被清晰地感知。类别:(1)无意注意(即不随意注意)是受众的常态;(2)有意注意(即随意注意)是受众的兴趣和需要

并且在心理上还有易于理解、视觉不疲劳等长处,所以求短心理反映了读者心理机能上的需要;4)求新心理:新闻必须报道新的人物、新的事件,以新取胜,这对于受众才有新鲜的感觉;(5)求近心理:是指受众对于自己周围发生的或与己有关的新闻更容易注意的心理。(2)动机:是在受众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指引起和维持受众个体接收新闻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3)兴趣是推动受众接收、认知、理解新闻信息的一种社会性动机,是受众对新闻媒介所传递的新闻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选择倾向,是判断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34、试析新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新闻受众群体即接收新闻媒介宣传的广大人民

于场”的认知方式及较强的认知改组能力,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操作分析、判断和决这样,经编辑过目和参与过的报道往往出奇制胜、别出心裁。编辑工作有他独特的创造性功能。表面看起来,似乎是选稿、改稿、策划版面或节目内容、组合编排各种节目稿件而实际上许多出现在受众面前的作品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效果,这其中体现了编辑加工和操作信息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强调编辑独立于场的认知方式势在必然。

策、时间管理;社交能力:协调、主动聆听、社交的洞察力、谈话;书写能力。(2)个性特征:承受能力、毅力;成就欲;注意细节;创新、主动性、灵活性、分析性思维;独立性、合作性;正直诚信、可靠性。网络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1)要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应具备所在频道或栏目的专业知识;(2)要学习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3)要掌握互联网基本技术,具备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4)应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以便及时浏览英文网站和接收外电。 40、说明灵感和新闻敏感的异同。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在政治敏感基础上的一种职业敏感。灵感是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或指作家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创作情绪。同:在产生时间上都有偶然性、突发性、短暂性;在形象清晰度上都具有模糊性。异:(1)从定义上看:敏感属于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价值新闻的能力;而灵感是在认识主体的头脑中突然发出的某种寻觅已久的新事物或新观念的心理状态。(2)从产生实际上看:灵感和敏感虽然都可以在记者进行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但相比之下,敏感则更多的出现在采访或搜集材料过程中。(3)从目

群众。心理特点:(1)接收暗示心理(2)37、你认为编辑的向性类型及其特点是从众心理(新闻舆论和受众的从众心理、

什么?为什么?(1)向性是心理学对

受众的从众心理和人民群众的凝聚力)(3)性格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包括内向型逆反心理:当新闻报道同受众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与传者意图相对立的情绪体验

和外向型。内向型的心理特征是安静、内省、严谨、计划周详、尊重伦理标准的价值(2)新闻编辑性格特征较为突出的、外显的且在性格中出于首要的、核心地位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谦虚自信,虚怀若谷;不大外露,偏于内

之所在;(3)有意后注意(即随意后注意)或行为倾向。主要表现:强化原有态度、会使受众乐此不疲。特征及策略:(1)注意的选择性:强调人的注意在某个时间内对于呈现其面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一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其他的刺激。(2)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受众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观察到对象的数量。(3)注意的持续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4)注意的分配:指受众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力

作出逆向选择、贬损宣传者。受众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来自传者方面:新闻报道失实、失真、失当、失策、失误。2、来

自受众方面:兴趣、爱好、价值观、人生观、向。对于编辑来说,其职业特征要求编性格、气质、思想方法、个人的好恶、恩怨等。对受众逆反心理的态度:1、受众积极的逆反心理和舆论监督2、对受众消极的逆反心理不能迎合,要加以引导。受众的心理承受力是指受众对新闻报道能否接受的主观感觉。有两个特点:主观性、时间

辑性格偏于内向(3)编辑工作常常坐在办公室里,以加工、整理素材,编辑稿件、资料及撰写评论为主要任务,而大量直接的人际交往,远不及记者。因此,踏实沉稳、深思熟虑、沉默寡言、情感思想内向型者更适合这种职业要

的明确上看:敏感出现之前,记者一般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但灵感产生之前记者有着非常明确的目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