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历史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2018.1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或写在答题
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图片可作为研究哪一历史时期的直接证据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图片是甲骨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出现在商朝,因此,甲骨文可以作为研究商朝的直接证据,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 观察下图,其反映的制度是
A. 方国联盟 B. 礼乐制度 C. 封邦建国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封召公于北燕”“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封……于陈”“封……于商”中可以看出,图中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即封邦建国,故C项正确;A项是商朝,排除;B项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排除;D项是西汉初年的地方制度,排除。
3.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此对联歌颂的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是 A. 刘秀 B. 曹操 C. 孙权 D. 诸葛亮 【答案】D
..................
4.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讨论军国大政,平衡互制、协调共济”的机构是 A. 御史台 B. 政事堂 C. 内阁 D. 军机处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讨论军国大政”中可以分析出,这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政事堂制度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经常性地讨论军国大政、平衡互制、协调共济 ,最后由皇帝裁定的制度,故B项正确;A项是监察机构,排除;CD项是明清时期的机构,排除。 点睛:材料“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讨论军国大政”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这是指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5. 下面李白《少年行之二》诗中描绘的充满“万国衣冠,胡风洋溢”的城市是
A. 长安 B. 东京 C. 临安 D. 大都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李白《少年行之二》”“万国衣冠,胡风洋溢”中可以分析出,李白是唐朝诗人,因此李白诗中描绘的是唐朝都城长安的景象,故A项正确;B项是北宋都城、C项是南宋都城、D项是元朝都城,这都晚于唐朝,排除。
点睛:材料“李白《少年行之二》”“万国衣冠,胡风洋溢”是解题的关键。 6. “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绍兴和议、榷场”等历史事件,所反映的主题可概括为 A. 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 B. 金戈铁马的交汇 C. 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D. 争鸣与争雄的时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澶渊之盟、靖康之变”中可知,这是两宋时期;材料“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绍兴和议、榷场”所描绘的是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状况,可以用“金戈铁马的交汇”来个概括,故B项正确;A项描绘的是清朝的状况,排除;C项是描绘的是唐朝的状况,排除;D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状况,排除。
7.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完成于 A. 三国 B. 南朝 C. 唐末